名将■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战国四大名将,是对手也是知音(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起
前线二十万大军每年的吃穿用度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 相持三年的持久战毫无结果 , 休战之日仍然遥遥无期 。心急如焚的赵王命令廉颇开关迎敌 , 但遭到了拒绝 。于是 , 渴望与秦军决战的赵王临阵换将 , 用熟读兵书却缺乏实战经验的青年将军赵括替回了廉颇 。
【名将■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战国四大名将,是对手也是知音】与此同时 , 秦王也派出白起赶赴前线领军 。在经验丰富的白起面前 , “纸上谈兵”的赵括显然稚嫩了许多 。白起利用赵括年轻自负的缺点 , 制定了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 。再战之时 , 他下令前军诈败 , 稍一交战就佯装后撤 。赵括初上任 , 自然急于向赵王报捷 , 果然中计 , 命令全军出击 , 追杀秦军 。
哪知这一追 , 便进入了秦军主力的包围圈 , 大股秦军鼓声大作 , 飞马杀来 。焦头烂额的赵括只得率军迎战 。不想突然传来后方百里石长城守军的败报 。原来 , 正当赵括一门心思进攻前线之时 , 白起早已从侧翼秘密派出两支轻兵 , 奇袭了赵军最薄弱的大后方 。这一下 , 赵括彻底陷入了白起设下的包围圈 。前后围攻的秦军宛如一只密封的大口袋 , 使赵军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
此时的赵括如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 命令部下从各个方位率军突围 , 却毫无成效 。此时的赵军被秦军拦腰截作三段 , 彼此失联 , 首尾难顾 , 连大军的命脉——粮道也被截断 。加之秦军轻骑日夜骚扰 , 赵军情势危急 , 军心大乱 。此时的赵括无计可施 , 只得原地驻守待援 。
名将■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战国四大名将,是对手也是知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括
一个半月后 , 赵军彻底断粮 , 饥饿不堪 , 军中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人吃人”的情况 。赵括纠集部下冲向秦军包围圈 , 鱼死网破作最后一搏 。秦军万箭齐发 , 赵括中箭而死 , 四十万赵兵缴械投降 。这时的白起向世人展现出他作为沙场老将的残酷无情 , 将四十万降卒全部坑杀 , 仅留240名年轻的士兵回国报信 。整个过程足足进行了三天三夜 , 尸横如山 , 血流成河 。自此之后 , 赵国国力大损 , 一蹶不振 。而白起率领的秦军则一战成名 , 天下人无不闻风丧胆 。李牧——匈奴胆裂 , 边疆战神
李牧是赵国边关名将 , 智勇双全、军纪严明 。匈奴人忌惮他的英勇 , 十余年不敢南顾 , 赵人视他为边疆战神 。据说 , 李牧生于河北常山一带 , 后世闻名的杨家将、赵子龙等也都出自这里 。
胡服骑射之后 , 赵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 但是北方的匈奴部落仍然是赵王心中的一大心病 。北方人强马壮、精锐强悍 。匈奴人久居苦寒之地 , 人强马壮 , 精锐强悍 。他们依仗天生的体格优势 , 不时南下袭扰赵国边境 。赵军无法匹敌 , 一直以来只能采取消极避战的对策 。
名将■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战国四大名将,是对手也是知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牧
李牧受任戍守边城之后 , 仔细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 , 决定采取骄兵之计引匈奴上钩 。他命人沿北方边疆修建了很多的烽火台 , 一旦匈奴骑兵进犯 , 日举烟、夜举火 , 警情片刻间便可直达军中 。李牧主持改善军中伙食 , 并每日率领士兵垦牧、操练 , 敌情到时就让部下全部退入堡垒坚守 。匈奴多次进犯 , 却屡屡无功而返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李牧胆小如鼠 , 越发自大 , 完全没有了戒备 。
经过长久的操练 , 李牧的士卒个个弓马娴熟 , 斗志高昂 。久食军饷却无战事 , 每个人都想和匈奴决一死战 。李牧见时机成熟 , 精心挑选出1300辆战车、15000匹战马、50000勇士和100000弓箭手 , 组建成一支以一当十的精锐部队 , 严格操练 , 等待战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