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旅游探秘沙特阿拉伯 ⑤ | 吉达:通往麦加之门( 二 )


大约半小时后 , 我们才找到一个空的“包厢”坐下 。 我买了一份招牌套餐:四块炸鸡、一份薯条和一杯可乐 。 炸鸡的味道谈不上特别惊艳 , 却也着实不错 。 我拖着困倦的身体 , 努力在半夜十二点多吃着炸鸡 。 他们几个倒是毫无困意 , 一直不停地聊到了接近凌晨两点 。
沙特阿拉伯旅游探秘沙特阿拉伯 ⑤ | 吉达:通往麦加之门
本文插图

吉达最火的炸鸡
我早已困得眼皮都在打架 , 但走出包厢一看 , 人头依然攒动 , 和我们到的时候几乎无异 。 我问同来的几个沙特人:“你们沙特人不睡觉的嘛?”他们哈哈大笑 , 说:“我们的生活是从太阳落山后开始的 。 ”
周末徒步
当我得知吉达的年轻人还会组织周末徒步活动时 , 不禁暗自感叹这个城市的与众不同 。 要知道 , 沙特大部分人民从不运动 , 出国旅行也是享受为主 , 能在这样的国家听到“徒步”这个词 , 让我既惊喜、又倍感亲切 。
我们和同伴到达徒步的地点——瓦哈巴火山口(Wahba Crater)的时候已经凌晨1点 , 营地里早已支起了十几顶帐篷 。 早到的人们看上去毫无睡意 , 兴奋地在黑暗中不停地聊天 ,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在吉达工作的沙特人 , 只有几个和我一样 , 是来自国外的游客 。
日出前 , 帐篷外就出现了脚步声 。 我起床时 , 太阳刚刚出来 。 从我所在观景台向下望去 , 纵深250多米、宽约2公里、由乳白色的磷酸钠晶体组成的椭圆形地面 , 像是被陨石砸出的大坑一样 。 实际上 , 对这个火山口的成因 , 还没有准确的说法 , 确实有理论认为它是陨石撞击的结果 。 但更普遍被接受的理论认为 , 这是岩浆喷发导致地下水与岩浆混合而形成的地貌 。 从形态来看 , 乳白色的磷酸钠晶体有明显的喷射痕迹 , 像是化开的冰激凌 , 一直蔓延到大坑的边缘 。 早起的人们无不对着这壮丽而独特的自然景观连连赞叹 。
沙特阿拉伯旅游探秘沙特阿拉伯 ⑤ | 吉达:通往麦加之门
本文插图

乳白色的磷酸钠晶体 , 像是化开的冰激凌
我们当天的线路很简单 , 沿着碎石路下到底部 , 然后再原路返回 。 30多个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 , 前后的同行者互相打招呼、自我介绍 , 所有人都对周末可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活动一番、结交朋友感到兴奋 。 这种户外氛围 , 让我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阿尔卑斯山脉 。
穿着防滑的徒步鞋 , 大部分碎石路对我来说都比较好走 , 只有少数几处峭壁需要手脚并用地攀爬 。 看得出来 , 大部分队友并没有丰富的户外经验 , 在某些峭壁堵了很久 。
沙特阿拉伯旅游探秘沙特阿拉伯 ⑤ | 吉达:通往麦加之门
本文插图

徒步路线
我很早就下到了底部 。 乳白色的磷酸钠晶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 有的地方已经被晒得干裂、脆弱 , 步行的时候 , 不小心就会踩出一道裂纹 。 几个先到的沙特人提议一起去远处岩壁间的棕榈树丛看一看 。 我暗自感叹:不论哪里来的沙特人 , 对“树”的执着似乎都大同小异 , 他们不会放过每一次观看树木的机会 。
我们一起去棕榈树丛转了一圈回来后 , 其他队友们已经开着功放跳起了舞 。 时间尚早 , 没有人急着离开 , 大家席地而坐 , 互相分着干粮和水果 , 时而跳舞、时而做操 , 蹦蹦跳跳 , 尽情宣泄着快乐 。
吉达老城:通向麦加之门
每天傍晚 , 我都会去吉达老城闲逛 。 这个建于7世纪的巴拉德(Al-balad)老城 , 曾是吉达的中心 。 作为汉志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民居样本 , 这里在201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与沙特其他死气沉沉的城市不同 , 吉达老城虽然建筑古朴 , 却散发着蓬勃的艺术气息 。 建筑的外墙大部分被涂成白色 , 凸出的木结构窗棂被刷上鲜亮的蓝色、绿色、黄色、咖啡色 , 雕有精美的图案 。 在满是现代建筑的吉达 , 这些建筑像是用厚纸板裁切出来的舞台剧布景 , 虽然看上去华而不实 , 却格外赏心悦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