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公社音乐是一场冒险,他们愿音乐人无忧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音乐是一场冒险 , 他们愿音乐人无忧
独立音乐人带着声音漂泊 , 他们的声音 , 汇聚成了一股力量 , 这是一股可以照见华语音乐未来的“原力” 。
为了不让这些年轻的声音因为缺乏资源而埋没 , TME愿作中国原创音乐之路上的舵手 , 为他们创造多一分“被听见”的可能 。
作者 | 周矗
编辑 | 石灿
2017年 , 几位年轻音乐人同时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
硕士毕业的泥鳅Niko , 孤身一人来到北京 , 音乐理想不知从何起步;一首《春娇与志明》大火后 , 原唱者街道办GDC却陷入了“歌红人不红的”怪圈;宋黛霆一个人在国外做全职音乐人 , 但微薄的收入连房租都交不上 , 只能和家人要生活费 。
《2019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显示 , 近半数的音乐人税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 有四分之一的音乐人税前月收入维持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 , 很多独立音乐人无法完全靠音乐维生 。
即便如此 , 还有很多独立音乐人选择告别体面 , 迎接那份漂泊着的热爱 。
音乐的浪漫与现实的凌乱 , 让他们同时体验着两种人生 。 向左走 , 是别人眼中稳定、正经的生活;向右走 , 是一场颠沛流离的音乐冒险 。
无一例外 , 他们迈步向右 , 没有回头 。
刺猬公社音乐是一场冒险,他们愿音乐人无忧
本文插图

“站在大城市中央”
“人散戏毋止 , 人神鬼怪共闻之” 。
琵琶声落 , 笛箫声起 , 一位年轻俊秀的男生用涓涓细流的嗓音 , 融进一位戏子的疯魔人生 , 唱尽一段梨园里的悲喜咏叹 。
刺猬公社音乐是一场冒险,他们愿音乐人无忧
本文插图

图源:QQ音乐截图
这是泥鳅Niko成为专职古风歌手后 , 发布的第一首歌 。 也是这首歌 , 让他第一次登上了腾讯音乐人原创榜的榜首 , 从“小透明”走向了大众视野 。
就在《梨园叹》发行前四个月 , 他还是众多北漂“社畜”中的一位 。
在“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方向读了三年的研究生后 , “生在江南 , 学在江南”的泥鳅Niko只身一人来到北京 , 成为了一名视频广告设计师 。
繁忙的都市生活中 , 他总会想起在幼儿园时玩的一个游戏:击鼓传花 。 花停在到谁的手里 , 谁就要表演节目 , 其他小朋友总想把花赶紧丢出去 , 泥鳅一拿到花却舍不得撒手 。 他总想趁着这个机会 , 多给大家唱几首歌 。
对生在江南 , 长在山里的泥鳅来说 , 音乐一直是他最好的伙伴 , 也是他喜怒哀乐的倾述 。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泥鳅Niko觉得 , 自己就是那个“乐之者” , 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真情实感 。
刺猬公社音乐是一场冒险,他们愿音乐人无忧
本文插图

图源:新浪微博@泥鳅Niko
上了大学以后 , 他一边学做影视 , 一边开始在音乐上试水 。
受父亲的影响 , 泥鳅从小喜欢古典文学 , 经常沉迷于国学、诗词的美感和意境 , 他便开始尝试做一些国风类作品的创作 。
温柔、空灵的声音 , 让他的歌声开始在网络上走红 。 2016年 , 他在b站发布的《大鱼》翻唱 , 播放量达到了六万 , 有1700多条弹幕和600多条评论 。 因为他经常一人包揽词曲和后期 , 他还被粉丝叫作“泥鳅一体机” 。
虽然音乐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 但手头的工作也越来越忙 。 为了工作 , 他不得不把自己热爱的音乐搁置 。 当他看到自己呕心沥血拍摄的广告视频时 , 脑子里却总会幻化出自己的歌曲拍出mv的样子 。
刺猬公社音乐是一场冒险,他们愿音乐人无忧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