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文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
本文插图
近期 , 新基建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 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 , “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毫不意外地被列入其中 。
新基建的助推 , 会对我国数据中心建设产生哪些影响?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了该领域专家对此进行探讨 。
经历规模化发展
数量和规模年增长20%以上
“近年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迅猛 , 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20%以上的年增长 , 数据中心应用仅次于美国 , 位于世界第二 。 ”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曹军威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随着数据中心行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 数据中心的发展建设将处于高速时期 , 再加上各地政府部门给予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 , 都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
在曹军威看来 ,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 , 经历了自计算机发明以来的多个发展阶段 。 而我国能够在几十年后赶超世界先进 , 取得目前的成就实属不易 。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天文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咨询机构ICTresearch研究显示 , 当前中国数据中心每年新增投资规模在1200亿—1400亿元人民币左右 。 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7万个 , 总面积约为265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底 , 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将超过7.5万个 , 总面积将超过3000万平方米 。
“数据中心经历了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后 , 目前呈现出新的趋势 。 ” 曹军威告诉采访人员 , 其中包括发展分布式微型数据中心 , 以提升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应用的支撑 。 另一个趋势是提升数据中心本身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 并通过智能化管理提升能效 。
此外 , 还要贴合信息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趋势 , 也就是通过发展能源互联网 , 使数据中心、能源站、变电站、储能站等基础设施多站合一 , 通过融合提升多种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率 。
吕天文认为 , 很多新技术和理念已经在引领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 。 数据中心的颗粒度正逐步缩小 , 从房间级到模块级 , 从模块级到机柜级 , 现在还在向服务器级演化 。
“在这个过程中 , 数据中心的绿色化、智能化、简易化趋势 , 将是未来10年的主旋律 。 ”吕天文说 。
5G和人工智能加持
预计明后年是落地投产爆发期
【吕天文新基建助推 数据中心建设将迎爆发期】5G和人工智能的进展和落地 , 已经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发展 。
“5G技术本身不会带来数据的增加 , 但是依托5G的应用将会带来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 。 ”吕天文说 , 人工智能、车联网、边缘计算等与5G相融合的技术 , 将会在不同时间点启动 , 为数据中心带来增量式快速发展 。
在此基础上 , 新基建又助一臂之力 。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据中心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 尤其这次具有鲜明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特色 。 ”曹军威告诉采访人员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03年提出信息基础设施的理念并大力推动 , 其中包括高性能计算、存储、高速网络等基本要素 。
曹军威认为 , 基础设施的概念与传统数据中心的理念不同 , 前者具有公用、方便、便宜和持久应用等特点 , 因此技术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数据中心纳入基建范畴 , 会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动员政府、资本等各方面的投入 , 势必形成新一轮的投资热点和建设热潮 , 进而成为下一轮新经济发展的引擎 。 ”曹军威说 。
吕天文分析 , 在未来的国家竞争中 , 数据资源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 另外 , 数据中心的建设属于重资产投资 , 或将对提振经济起到明显效果 。
推荐阅读
- 基础设施REITs打开新基建投资新模式
- 经济参考报重点区域加码新基建打造“新”优势
- 中新经纬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官方回应: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基建]频频刷屏!“新基建”到底“新”在何处?
- 基建■两会财经观察 | 基建的“新”与“旧”——新基建:升级老产业 激发新消费
- 『基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为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力
- 中新经纬报告:今年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417万,五地招聘力度大
- 「工作报告」新基建、西部大开发等迎来政策扶持 一文梳理政府工作报告精华
- 特高:“新基建”下“新特高压”市场火热设备升级 电气设备商为何增收不增利?
- #零售#慕尚、微盟达成合作:零售的“新基建”为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