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没有什么工作比创造娱乐更艰难了丨专访《半泽直树》作者( 三 )
***:不在银行工作后 , 你做过很多工作 , 同时也在不断给各大文学奖的评选委员会投稿 , 那段时间有怎样的经历?
池井户润:在银行工作时我也应征过文艺杂志的短篇小说奖 , 虽然有幸进入二轮选拔 , 却在最终选拔时落选 。 离职后第一次参加评选的是江户川乱步奖 , 我的作品留到最后一轮 , 成为最终选拔的五篇之一 。 得奖是在第二年 , 也就是说 , 我连续参加了两年 。
辞职后的我靠码字、演讲为生 。 我认为 , 离开组织的人想获得工作必须具备两种技能——“写作的技能”和“说话的技能” 。 我原本是银行职员 , 所以还具备“融资的技能” 。 当时日本的现状是 , 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 甚至出现了“融资难”等词汇 。 所以我的这些技能 , 刚好也符合时代的需求 。 离开银行后的数年间 , 我写了十本商业书籍 , 某种程度上 , 我觉得这是一种“成功” 。 出书以后 , 杂志社也开始找我写文章、做演讲 , 渐渐多了许多工作 。 归根结底 , 其实是我的技能帮了我 。
本文插图
池井户润
《半泽直树》是上班族版的侠客电影
***:创作《半泽直树》系列的灵感来自哪里?
池井户润:当时的日本人普遍“憎恨银行” 。 我的处女作虽然具备相似的世界观 , 但越比较两者就越会发现 , 它们是不同的 。 即便在银行中 , 也存在能够令世人想要拍手叫好、为他加油鼓劲的银行职员 。 我把这样一个人的故事写成小说 , 就成了《半泽直树》系列 。
***:在小说开篇 , 押木这个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 他是和半泽最合得来的人 , 我们以为他会在半泽后来的事业和人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但因为“9·11”事件 , 他却早早离开了世界 , 从小说里消失了 。 设置这样一个角色的用意是什么?
池井户润:押木之死是我献给全体银行从业者的礼赞 , 它象征了现实性 。 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描写 , 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起事件带给社会的影响 。 小说里 , 押木的尸体一直没有被找到 。 有的读者认为 , 他可能还活在世界上某个角落 。 真是了不起的想象力 。
***:《半泽直树》以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为时代背景 , 平成年代发生的伊藤万事件、尾上缝事件、第一劝业银行丑闻事件、总会屋丑闻事件等说明了当时人们对银行的不信任感达到极点时的社会氛围 。 这些事件发生时 , 差不多也是你在银行工作的时期 ,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银行里的恶性事件?对于银行在人们心中由“可靠”变得“不可靠”的历史变化 , 你怎么看?
池井户润:那些赫赫有名的事件 , 像伊藤万之类 , 我是没经历过的 。 当时 ,
(与那些事件也有关系)
对我来说 , 印象最深刻的 , 是两名银行职员的死 。
一位是在第一劝业银行总会屋丑闻中自杀的宫崎邦次顾问 。 我当时想 , 他已经当上了银行行长 , 却还是必须要死 。 另一位是不知姓名的住友银行名古屋支行长 。 当时 , 那名支行长被人发现惨死家中 , 死因是遭受枪击 , 凶手至今在逃 。 虽然银行给人身家清白的印象 , 这两起事件却告诉我们 , 绅士的表面下隐藏着幽深的黑暗 。 有一位银行前辈曾经说过:“银行职员就是穿着西装的流氓 。 ”这两起事件简直就是对这句话的注脚 。
泡沫经济期与紧随其后的经济低迷期 , 是银行与银行职员失去大众信任、形象一落千丈的时代 。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 是所谓“护送船团方式”金融行政、银行道德感的缺失 , 以为“只要大家一起过马路连红灯都可以不在乎”;还有就是危机感的缺失 , 以为银行永远不会倒闭 。
本文插图
《半泽直树》剧照
推荐阅读
- 快乐养生|血管堵塞的人,早起会有4个表现,若没有,说明血管保养得不错
- 健康大视野|为什么睡觉时身体会突然抖一下?多年的疑问总算清楚了
- 太平洋时尚网|经常涂凡士林的作用
- 太平洋时尚网|如何延缓衰老?有什么办法
- 四季如春|原创 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终究能走多远?
- 幽默感电影|交警为什么喜欢缴电动车摩托车,原来问题在这
- 鑫金涛国际百分百|宇宙间没有偶然,是意识频率制造了“巧合”
- 摄影师Kain|高24层却没有电梯,重庆这座住宅楼为何成了“网红”?
- 抑郁症|抑郁症发作是什么感受?这些无知只会害了我们
- |什么样的肺癌手术之后还需要做化疗,直径大的,分化差的需要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