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井延坡工作室丨军队中的旅是怎样演变的?旅长是什么军衔?( 二 )


#军队#井延坡工作室丨军队中的旅是怎样演变的?旅长是什么军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英国陆军第七装甲旅 。
#军队#井延坡工作室丨军队中的旅是怎样演变的?旅长是什么军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德国联邦国防军第二十三山地步兵旅雪地训练 。
旅长的军衔在少将和上校之间
旅长的军衔一般为准将 , 过去一些国家称准将为“旅将” , 法文“准将”一词就是由“旅”和“将军”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旅长也有为少将或上校的 , 这主要由旅的编制规模和所属国家的军衔体制而定 。旅按其编组形式、编制规模和性质 ,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编成比较单一 , 主要辖几个相同兵种的营及若干分队 , 相当于扩编的团(“大团”) , 一类编成比较复杂 , 辖几个不同兵种(步、坦、炮等)的团或营及若干分队 , 相当于缩编的师(“小师”) 。通常 , “大团”在师的编成内 , 作为战术兵团(师)的一部分遂行战斗任务 , 或作为配属部队(如特种兵旅)在合成军团内进行协同作战 , 这类旅旅长的军衔大都为上校;而“小师”则可作为战术兵团使用 , 其旅长军衔一般为将官的最低一级 。如美军的师属旅旅长是上校 , 独立旅旅长是准将 。二战结束前日军的旅团长(日军的旅称“旅团”)军衔为少将 , 这是因为日本的军衔没有准将这一级 , 少将即为将官最低一级 。个别旅团长为中将 , 如在黄土岭战斗中被八路军迫击炮击毙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 , 只是个例 。
中国近代最早的旅
——北洋新军的“协”
中国很早就出现旅这个名称 。从商朝开始 , 旅有时泛指军队 , 如“军旅”、“劲旅”、“一旅之师” , 同时也是军队的一级组织 。《周礼·地官》载:“五人为伍 , 五伍为两 , 四两为卒 , 五卒为旅”……按此编制 , 当时的旅有500人 。但是 , 也有史学家认为 , 西周时期军队不一定有这样规整的编制体系 。以后 , 有的朝代沿用旅作为军队的一级组织的名称 , 但人数多少不一 , 少则几百 , 多则上千 。严格地说 , 中国古代的旅 , 无论是编组形式还是编成规模 , 与现在意义的旅都不能同日而语 。
中国最早出现现在概念的旅 , 是从20世纪初清末北洋新军开始 。1894年 , 甲午战争失败后 , 清政府为了挽救其垂危的政权 , 决定创办新军 。新军采用了西方军制 , 1军设2镇 , 1镇辖2协 , 这个“协”就相当于旅 。每协辖2标 , 每标辖3营 , 每营辖4队 , 每队辖3排 , 每排辖3棚 , 全协共约3150人 。协的军事长官称协统或统领 。最初协的编成内都是步兵 , 两个步协(步兵旅)加上一些马、炮、工程、辎重兵种 , 组成基本建制单位~镇(师) 。后来又有一种混成协 , 它和镇所属的步兵协不同 , 除辖步兵2标外 , 另编有马、炮各一营 , 工程、辎重各一队(连) , 约4200余人 , 可独立作战 , 实际上是镇的缩编 。这种混成协不隶属镇 , 相当于独立旅 。武昌起义时被革命党人推为军政府都督的黎元洪就是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旅长) 。
#军队#井延坡工作室丨军队中的旅是怎样演变的?旅长是什么军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军接受检阅 。
民国时期的旅
辛亥革命后 , 1912年1月 ,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陆军暂行编制 , 将清末新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依次改为师、旅、团、营、连、排、班 , 旅遂以新的名称出现于中国军队 。在这以后的几十年间 , 旅的编制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 一般辖2~3团 , 旅长通常为少将 。但由于民国时期军队的编制体制比较混乱 , 经常变动 , 旅和师的名称交替使用 。1926年 , 国民革命军采用军、师、团的编制 , 没有旅 。1929年 , 又规定以师为战略单位 , 采用师、旅、团的编制 , 这时的旅实际相当于原来的师 。抗战期间 , 于1939年又改以军为战略单位 , 改行军、师、团的编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