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世锦赛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城:阿纳海姆错失“风”中奇缘,马德里不思议( 三 )
本文插图
世锦赛改制第一年
2006年 , 羽毛球世锦赛时隔仅五年再次回到西班牙 , 不过这次举办的地点不是热情似火的塞尔维亚 , 而是历史瑰宝马德里 。 就像蔡依林唱的一样:马德里不思议 , 这一届世锦赛在羽毛球历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个转折点 。 从这一年起 , 世锦赛从每两年一届改为除奥运年外每年举办 , 直接得分的三局两胜21分制亦在此迎来世界大赛首秀 。
每年一届的世锦赛给了球员们更多的展现舞台 , 但亦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世锦赛的含金量 。 21分制在当年5月才开始实施 , 离9月举行的世锦赛不足半年 , 处在刚实行阶段的21分制几乎对所有运动员都有影响 , 对比赛节奏和技战术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 每个人都在力争比对手更早适应新赛制 。
当年新兵已成领军人
彼时 , 男单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连续两年在雅典奥运会和阿纳海姆世锦赛上夺金的陶菲克再也没有了强大的大赛统治力 , 经历了两届世锦赛和一届奥运会的李宗伟则已经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 。 中国队则是在新老交替中找到了新的领军人 , 前几年遭遇浮沉的林丹已是国羽头号男单、赛会2号种子 。 除了林丹 , 首次出征世锦赛的陈金已经是前4号种子 , 陈宏和鲍春来亦在前8之列 , 中国男单人才济济 。
林丹和陈宏在半决赛完成会师 , 鲍春来则先后淘汰了李宗伟和李炫一 , 最终与林丹会师决赛 。 决赛一役 , 当年的双子星打满三局 , 最后林丹逆转获胜 , 夺得了属于他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 至此开创了林丹时代 。 男双虽然只有两对国羽组合 , 且郭振东/谢中博无缘八强 , 但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蔡赟/傅海峰以五场2比0的狂胜 , 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 , 中国男双自1989年世锦赛李永波/田秉毅夺冠后终于再现金牌 。
上一次在西班牙的世锦赛 , 中国男队战绩黯淡 , 男单和男双竟同时无缘八强 。 经过了之后的更新换代 , 男单和男双新人在马德里已经成为主力军 , 成为关键先生 。
本文插图
女单女双依然强势
女队延续了前两届的大包大揽 , 张宁和谢杏芳会师女单决赛 , 尤其谢杏芳的胜利 , 成就了与林丹唯一一次在世锦赛同时携手登顶的佳话 。 四对国羽女双包揽四强 , 令世界再度感慨中国女双的实力 。 高崚/黄穗时隔四年再次登顶;魏轶力与新搭档张亚雯再度闯入决赛 , 只可惜再度与冠军失之交臂;两年前的奥运冠军张洁雯/杨维依然雄厚 , 日后的奥运冠军杜婧/于洋已崭露头角 。 当时最开心的莫过于女双组教练田秉毅 , 最后两个比赛日都可以没有压力地观赛 。
虽然中国队混双无缘四强 , 但4金3银3铜的成绩已经创下了近17年以来的世锦赛最佳战绩 。 相形之下 , 传统劲旅印尼、韩国、马来西亚、丹麦等队战绩不佳 , 尤其是上一年在世锦赛捧得2金1银1铜的印尼队竟然在马德里颗粒无收 , 令人惊讶 。 获得2金1银的英格兰队在外国队伍中一枝独秀 , 他们的混双罗布森/埃姆斯和克拉克/克洛格会师决赛 , 男双组合克拉克/布莱尔获得银牌 。
2006年5月 , 一首《马德里不思议》走红 , 成为了80后和90后的歌单必备 。 四个月后 , 中国羽毛球队在马德里上演了一出好戏 , 实地应验了这首歌 。
本文节选于2020年5月刊《羽毛球》杂志
封面来了!世锦赛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城:塞维利亚热情似火 , 伯明翰掀中国风
回眸|羽毛球采访人员的世锦赛记忆:19年前的塞维利亚“囧途”
【马德里世锦赛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城:阿纳海姆错失“风”中奇缘,马德里不思议】聚焦|两个羽坛大赛再被推迟 , 世界羽联欲尽快重启比赛
推荐阅读
- 紫陌闲云|有你的岁月,是我最美的时光;关于你的记忆,是我最深的怀念
- 格调Sam总|多年以后,重新找回一份熟悉的佛山记忆
- 独家没有记忆啊|芒种养生要点,饮食清淡戒骄戒躁
- 悟世间百态|阿拉宁波是梁祝的发源地吗?来看看宁波地名的记忆和风俗物情吧
- 舒筱米的伴读小屋|走过千山万水的文坛“吃播达人”,记忆最深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 北京阅读季|书香机关 | 探索文明记忆的美学密码——纹样
- 吃喝玩乐沈阳城|辽宁白塔河公园——历史的记忆
- 陈嘉欣|儿时的记忆,那些回不去的童年,你还记得多少?
- 南京|世锦赛|记忆中的那些年、那些城:南京城,活力金陵的文艺与市井
- Uni旅图|童年童画 | 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一生中值得珍藏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