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侃地理热点 | 城市中的“峡谷风”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热点 | 城市中的“峡谷风”
1、峡谷风是怎么形成的?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 , 受到山地地形的阻挡 , 难以直接翻越 , 由于空气 质 量 不 能 大 量 堆 积, 于是只能取道山口的缝隙 。 通道变窄使得空气流动速度加快 , 风力就会骤然加大 。 当流出峡谷时, 空气流速又会减缓 , 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 , 称为“峡谷效应” , 也叫“狭管效应” 。 由狭管效应而增大 的风 , 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
老丁侃地理热点 | 城市中的“峡谷风”
本文插图

研究表明 , “狭管风”的大小 , 是和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和位置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 。 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 , 出现“狭管风”的机会越大 , 反之则较小 。 “狭管风”的出现 , 会对交通、建筑、环境、城市生活等方面造成一定危害 。
老丁侃地理热点 | 城市中的“峡谷风”
本文插图

城市内部的一些风
老丁侃地理热点 | 城市中的“峡谷风”
本文插图

建筑物屋顶以下到地面叫城市覆盖层 , 是气象科学中“小尺度”气候 , 它与建筑物密度、高度、几何形状、门窗朝向、街道宽度和走向、绿化面积、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等许多人为因素关系很大 。 “小尺度”气候中还可以细分为建筑物气候、城市街道峡谷气候、商业区气候、住宅气候和工业区气候等等 。
风遇到高层建筑时会改变方向 , 下沉的风受楼与楼的阻挡 , 通道变窄 , 气流穿过时受到挤压 , 当降到行人的高度就会形成涡流风、穿堂风和角流风三个大风区 。
道路两旁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构成了街道峡谷 , 这些风往往都汇合在街道峡谷里 , 出现乱流涡旋风和升降气流 ,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街道风 , 对于这样的街道风只有保证一定的街道宽度 , 增加足够的绿化带作为防风隔断 , 才能减少街道乱流涡旋风和升降气流对人的侵害 。
实际上街道风与街道的走向密切相关 , 当风向与街道走向相一致时 , 街道峡谷犹如变窄的通道 , 风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 , 加速穿过街区 , 这样街区的“狭管效应”就制造出强风 。 如果街道的宽度比较窄的话 , 风大时 , 强大的乱流涡旋风再加上升降气流就形成了街道风暴 , 殃及行人 。
吹向街道的风大多数是从侧面刮来的 , 受街道两旁建筑物的部分阻挡 , 这种风表现为螺旋型的涡动 。 风大时 , 行使在道路上的人流和车辆会遭遇到较大的侧面推力 , 行人会在风中来回的晃动、严重的还会旋转并且向旁边滚动 。
当风沿着低矮楼朝高楼吹来时 , 楼与楼之间的街道走向与风向相垂直 , 由于风受到楼的多层阻挡 , 街道上的风并不是很大 , 但是翻越高楼顶上的风力是相当大的 。
2、狭管效应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老丁侃地理热点 | 城市中的“峡谷风”
本文插图

1.地形条件 。 出现“狭管效应”的地点大多为峡谷地区 , 或者是在间距极小的城市高层建筑之间 。
2.气象条件 。 比如寒潮、沙尘暴、台风等 , 都会引起大范围、大规模的空气流动 , 经过狭管效应的加强 , 就可能产生灾害性大风 。
有同学问:城市高楼林立不应该是狭管效应风速快吗?为什么说是因高楼林立而风速小 , 散热慢呢?
如果楼特别多 , 会造成摩擦力加大 , 对和空旷地区相比来说 , 这样城市内对风的阻力大 , 风速小 。 但如果与城市内部地表建筑物密集度类似的区域相比 , 两栋高楼间或者街道突然变窄处的区域就会有明显的狭管效应 , 所以我们说的城市中的狭管效应产生的大风主要是出现在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 。 由于狭管效应 , 高层建筑之间的风力比其他地区更大 。 地理事物中有很多特性是相比较而言的 , 要注意前提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