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古云为何延续几百年最终被废除?,银本位制度:加速明朝经济增长
明朝建立之初 , 朱元璋下令发行大明宝钞 , 并且规定不得使用金银作为货币 。 由于明朝政府没有对商品用量 , 商品总量计算过 , 也不对货币周转率进行计算 , 导致大量发行大明宝钞 , 很快使宝钞失去了货币的作用 , 白银作为货币在民间流行并且通用了起来 。
到了明宪宗时代 , 干脆放开了白银政策 , 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之一 , 银本位制度从此开始确立 。
大明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 对于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 , 并且对于世界很多国家货币政策影响也很大 , 具体都有那些影响 , 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 明代白银流通渠道以及来源
在明代 , 白银能够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 跟白银来源不断增加有直接的关系 , 十六世纪 , 世界上一些发达的国家纷纷在开矿采取白银 , 在当时的明朝 , 也开始兴起开矿 , 先是在京师附近 , 跟着辐射到周边河南 , 山东 , 浙江 , 陕西等地 , 这些地方不仅有官办的银矿 , 还有民间以“盗矿”形式出现的采银 , 大大增加了白银的数量 。
文章图片
(银矿洞)
明代是个很开放的朝代 , 与周边国家以及欧洲等国家均有贸易往来 , 首先来到明朝做生意的国家是葡萄牙人 , 在嘉靖年间 , 容许他们居住在澳门 , 他们将中国的丝绸 , 瓷器倒买倒卖到欧洲 , 把大量的白银留在了明朝 。 隆平元年 , 明朝开放已经禁止通海百年的禁令 , 更让更多的商人来到中国 。 在菲律宾的华侨与西班牙人通过交易 , 将中国土产卖给他们 , 换取大量的美洲银元 , 这些银元又通过华侨的手流入到大明王朝 。
【拂古云为何延续几百年最终被废除?,银本位制度:加速明朝经济增长】日本也是大明时期流入白银到明朝最多的国家之一 , 当时日本白银对黄金的价格是十比一 , 而大明朝的比例是七比一 , 大量的日本商人将白银运到明朝来换取黄金 。 初步估计 , 从嘉靖年间到明朝末年 , 光日本流入到明朝的白银就有两亿两 。
据文献记载 , 仅在嘉靖 , 隆庆两代皇帝期间 , 光广东舶司收取的关税就达到二百万银元 , 万历以来 , 在福建 , 广东等地 , 来自西班牙 , 葡萄牙的洋银币已经开始流通 。 由于明朝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所以外国人只能用白银来支付 , 白银的大量增加 , 使白银价格迅速下降 , 明朝初期 , 一两白银兑换一千文铜钱 , 中期 , 嘉靖时期 , 一两白银兑换六百文铜钱 , 万历年间 , 一两白银兑换五百文铜钱 , 到了明朝末期 , 一两白银只能兑换二百文铜钱 。
文章图片
(明朝海上贸易)白银在明朝的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到了明朝中期 , 白银取代了大明宝钞 , 正式成为流通货币 , 其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 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 手工业分工进一步扩大和细化 , 对外贸易 , 尤其是对外国家的贸易不断增长 , 造就了市场对白银的大量需求 。 明朝发行的宝钞 , 一是由于是纸币 , 而且发行量太大 , 人们不信任宝钞 , 起不到货币的作用 , 二是黄金是一种很稀少 , 而且又很贵重的金属 , 一般人也用不起 , 只有白银才是最适合的 , 也是比较理想的货币 , 从此正式登上了法定货币的地位 。
文章图片
在明代 , 白银作为货币在方方面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很多明代的小说和画本中 , 都是用银两来计价的 , 比如在明代成书的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中 , 均是用银两来做为计价的 , 同时 , 铜钱对白银的兑换政府也有了硬性的规定 ,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带 , 这一时期几乎都是用白银来核发劳动力的工资 。
大明的税收基本上在朱元璋时期就用银两来折价计算的 , 到了中期 , 白银禁令解除以后 , 几乎各式各样的赋税全部用白银折价来计算的 。 比如:江南田赋大米 , 小麦一石折价二钱五分银子 , 称之为金花银 。 到了宪宗成化年间 , 一石折价一两 , 万历年间 , 把各种徭役杂税统一起来 , 称之为一条鞭法 , 全部折成白银征收 , 白银的用途更为普遍 。
推荐阅读
- 『考古』一个不起眼的小墓,为何能挖出近30亿稀世珍宝?墓主到底是何人?
- 宋徽宗▲靖康之耻后,宋徽宗被俘,为何还能生养14个孩子?
- 吕洞宾:八仙是怎么排名的?为何这样排名?
- 刘伯温:为何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一梨两枣”后,刘伯温就告老还乡了?
- #朱元璋#?郭子兴是朱元璋的大恩人,明太祖为何恩将仇报,将郭家灭门?
- 『岳飞』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 [明英宗]朱祁钰为何不被允许葬入皇陵?
- 「诸葛亮」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 南朝居士汉初为何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手段?而不是仅郡县制?
- 杨虎城▲蒋宋携手半生是否为真爱,为何宋一直没有去看望蒋且没有和他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