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清说历史 北宋为何能从澶渊之役中全身而退?离不开寇准的“口苦婆心”( 三 )


按理说 , 寇准想法是十分正确的 , 可宋真宗骨子里还是畏惧辽军 , 对继续作战比较抵触 , 认为“数十岁后 , 当有能扞御之者 。 ”他认为以后会有能应付局面的人出现 , 现在只要辽国退兵 , 他就同意议和 。 在是否议和的问题不明朗时 , 原来留守汴梁的另一位宰相毕世安来到了澶州 , 他力劝宋真宗给辽国大量银币 , 以达成和议 。
亦清说历史 北宋为何能从澶渊之役中全身而退?离不开寇准的“口苦婆心”
文章图片
由于寇准的主张与主和派不符 , 于是他们向宋真宗告状 , 诬陷寇准想乘机掌握兵权 , 拥兵自重 。 大家要知道 , 军权对于统治者是十分重要的 , 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 , 落入他人之手就有可能会有反叛 , 所以宋朝对于统领军队者有此企图是非常忌讳的 。 在主和派的连续攻击下 , 寇准不得已同意议和 。
宋真宗派曹利用前往辽营商谈议和事项 , 他的意思很明确 , 只要不割让土地 , 钱不是问题 , 甚至100万岁币都可以 。 寇准知道后 , 急忙将曹利用召至军营 , 告诫他“虽有敕旨 , 汝往 , 所许不得超过三十万 。 过三十万勿来见准 , 准将斩汝 。 ”寇准的底线也很清楚 , 就是最多30万岁币 , 否则结束谈判 。
让人欣慰的是 , 曹利用不负寇准所望 , 经过多轮谈判 , 宋辽双方终于在公元1005年1月达成了澶渊之盟 , 规定两国结为兄弟之国 , 后者每年送给前者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 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 。 自该盟约订立后 , 辽宋就结束了多年的战争 , 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和平 。
亦清说历史 北宋为何能从澶渊之役中全身而退?离不开寇准的“口苦婆心”
文章图片
总结:
澶渊之役的胜利和澶渊之盟的出现 , 促进了河北地区的安宁 , 有力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辽宋两国不再因无休止的战争而使生灵涂炭 , 双方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 友好交流成为了此后两国关系的主流 。
寇准为北宋在这次战役中能全身而退 , 做出了重大贡献 , 堪称“国家英雄” , 他的责任与担当被世人所敬佩 。 然而让人伤感的是 , 寇准的仕途在此之后十分不顺 , 数次遭到贬谪 , 人生可谓多次大起大落 。 他于公元1023年病逝于雷州 , 享年62岁 。
参考文献:
《宋史》
《宋史纪事本末》
【亦清说历史 北宋为何能从澶渊之役中全身而退?离不开寇准的“口苦婆心”】《资治通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