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双高”院校应关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基建( 二 )
所以 , 华为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 , 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 , 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 , 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 , 实现业务的成功 。
相对过去的企业转型而言 , 数字化转型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 指的是整个企业的经营都是线上的 , 数据化的 , 自动化的 , 可以智能决策的 , 能够让人从重复劳动中释放的 , 能够有效实现增效降本的 。
从这个角度而言 , 数字化包含企业经营中所有业务的互联网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等信息手段 。 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 即是综合利用各种技术与手段 , 以实现组织经营的完全数字化 。 直至最终 , 将整个组织都映射到数字化世界 。
数字化转型与新基建
简单的讲 , 现阶段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 就是一个上云与用云的过程 。 企业上云离不开云计算 , 云计算离不开数据中心 , 而数据中心是新基建七大领域的重中之重 。 单是从这个逻辑关系上 , 就能推导出数字化与新基建的关系 。
而人工智能、5G等技术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 , 通过SaaS、PaaS、Iaas等云计算模式部署到企业 。 也可以说 , 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 就是应用新基建的过程 。
这不只是一个在逻辑上的递进式推导 , 现实确也如此 。 因为数据的敏感性以及很多企业的特殊需求 , 一些企业在用云方面选择了混合云 。 所谓混合云 , 就是一部分私密性的业务放到私有云也就是自建IDC之中 , 更多的业务则是放到公有云之上以节省更多成本 。 这种模式之下 , 企业不只是在应用新基建 , 同时也在投资建设新基建 。
传统企业的叫法 , 是相对互联网企业而言的 。 互联网企业不谈转型 , 但它们多年来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数字化升级 。 对其而言 , 新型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 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基于网络 , 全都离不开数据中心这样的新基建 。 可以说 , 没有数据中心就没有互联网企业 , 更不用谈数字化 。
而从供需关系上 , 当前诸多企业都有转型升级的需求 。 数字化转型是需求端 , 它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造就的集体诉求 。
专业建设要对接新基建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新基建在各地、各行业大量投资与兴建 , 以及传统基建升级为新基建 , 待体量上升以后 , 新基建形成普惠效应 , 进步加快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
另外 , 政务等市场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 中央相关部门以及各地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对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 , 数字化转型就会在各级部门推行 。 进而引导社会大众对数字化经济的强烈需求和依赖 。
在社会快速进入数字化新时代过程中 , 会产生成千上万个与之相关的新职业新岗位 , 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院校来讲 , 必须适应这个发展趋势 , 提前布局 , 设置数字化相关的专业或专业群 , 为未来培养人才 。 唯如此 , 才能更好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推动甚至引领产业的发展 , 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
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新基建需求
在任何技术变革之时 , 对专业建设都是一次历史的考验 , 经受住考验的院校会借机上位 , 跨越式发展 , 否则就会被淘汰 。 在新型信息技术与各产业的融合与改造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背景下 , 对职业院校 , 特别是“双高”建设学校 , 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 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当然 , 2020年这场疫情 , 则是直接教育了各行业用户 , 进一步放大了数字化转型的市场需求 。 学校也一样 , 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 , 最大程度的融入到数字化应用中来 , 大大提升了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 尝到“云模式”甜头 。
从市场供需而言 , 数字化转型是需求端 , 新基建是供应端 。 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新基建本身 , 这场以技术推动的社会变革过程中 , 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是持续增强的 。 所以 , 职业院校的专业以及专业群建设 , 应该紧紧围绕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来布局 , 培养满足未来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历史的责任 , 也是发展的需要 。
推荐阅读
- 手机中国雷军公布小米干部选拔原则,早报:魅族17系列今开售
- 知叔目标直指美韩,网友:这次稳了,日本顶级半导体专家加入中国企业
- 中国电子报智能传感器能占多大市场?,30万亿元智慧养老产业
- 长沙晚报打造“中国软件开发者产业中心城市”,长沙携手CSDN
- 中国日报网r来看看有哪些安全措施,迪士尼乐园即将重新开放
- 旅途小趣闻又一中国富豪移居美国,拿到了美国绿卡,就在限籍令公布后
- 小胖有技能事实真的是如此么?,董明珠说中国制造不能没有格力
- 【】世界上最恶心的动物,没有之一,中国境内也有!
- 「爱因斯坦」1922年爱因斯坦两次到访中国,做出的几句预言,如今都一一应验
- 澳洲:又一物种泛滥澳洲,每年杀死10亿只动物,中国人却把它当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