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十二年」由大火始,亦由大火终!,明成祖一生三把火:22年帝位( 二 )


朱棣虽然住进了南京紫禁城 , 但他无比想念北京燕王府 。 对一个习惯北地的人来说 , 不仅在暖气、豆腐脑放糖还是放盐等生活日常有诸多不适应 , 南京紫禁城整日游荡的建文帝君臣的幽灵 , 也时刻提醒他有违祖制的篡位行径 。
朱棣决意迁都北京 。
1406年 , 朱棣下令开始修建北京紫禁城 。 此项工程规模庞大 , 耗时甚巨 , 动用了举国上下难以计数的财力、人力 。 比如伐运木料这一项 , 工部尚书宋礼“亲往四川督取木材 , 伐山通道 , 将巨木运出” , 又有吏部侍郎师逵“受命往湖广 , 动员民工十万之众 , 入山开道” 。 其余还有好些官员纷纷前往浙江、山西等地 , 任务只有一个:动员本地百姓深入远山荒野 , 寻找适合修建皇宫的巨木 。
南京城 , 朱元璋费数十年之功苦力经营 , 才有了后来的规模 。 短短十余年内 , 朱棣想要北京也实现南京那样的气派和繁华 , 除了撒钱修皇宫 , 再就是实施一系列拔苗助长式的政策 。
第一 , 富民实北京 。 1403年 , 朱棣下令将富庶之地苏州、浙江等九省富民迁往北京 。 后来这一迁徙政策 , 又扩大至南方各城富民 。
第二 , 南粮北调 。 通过黄、淮水道 , 朱棣命人开启海运、内河和人力承运三大运输通道 , 将山东、河南存粮运到北京 。 人力承运直接变成承运地区百姓的一项徭役 , 其中又以山东负累最重 , 后来当地百姓不堪其扰 , 爆发了规模颇大的“唐赛儿起义” 。
第三 , 疏浚会通河 。 海运风险大 , 水运不通畅 , 人力承运耗费大 。 1411年 , 一向具有超强执行力的明成祖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 再次大量砸钱 , 启动疏浚会通河的项目 。
如此劳民伤财 , 用不计其数的民脂民膏堆积而成的京城建设 , 浩浩荡荡进行了14年 , 终于完工 。 1420年11月 , 朱棣下诏迁都北京 。 1421年元旦 , 朱棣在新落成的太庙完成一系列的祭祀流程后 , 又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 。 看起来 , 一个喜气洋洋的新时代即将拉开帷幕了 。
但好景不长 。 1421年四月初八 , 早朝刚过 , 天空便乌云密布 , 电闪雷鸣 , 大雨瓢泼 。 在官员忙着找地儿避雨时 , 空中白光一闪 , 在轰天巨响中 , 雷电劈中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 , 刹那间 , 三座宫殿腾起数丈火焰 , 火光熊熊 , 直冲云天 , 照亮了紫禁城上黑沉沉的天空 。
「读史十二年」由大火始,亦由大火终!,明成祖一生三把火:22年帝位
文章图片
这次从天而降、被认为是“天谴”的火灾 , 迅速引爆了这14年中积累的官民怨愤 。 官员纷纷上疏谴责朱棣的一意孤行 , 其时山东唐赛儿叛乱尚未扑灭 , 唐赛儿区区一介女流 , 却像是上天遁地 , 没了踪影 , 凡此种种 , 都让朱棣极度郁闷 。
朱棣不得不下诏罪己 , 承担此次火灾的全部责任 。
此时 , 朱棣在位22年的统治已接近尾声 。 在篡位、残酷杀戮建文帝拥护者后 , 朱棣励精图治、南征北战 , 将帝国疆域扩大至谨遵“小国寡民”理想的朱元璋都不敢想的地步 , 无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的真命天子 , 而不是他侄子朱允炆 , 但是……
三大殿火灾后第十天 , 即四月十七日 , 是朱棣62岁生日 , 人称“万寿圣节” 。 朱棣下旨停止一切朝贺活动 。 自己倒数第四个生日这一天 , 朱棣是在一种极为懊丧又渐感力不从心的状态中度过的 。
03
第三次火灾:1422年岁末
坐标:紫禁城乾清宫
后果:压倒明成祖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朝第四代皇帝朱高炽 , 在大明帝王史上以肥胖著称 。 但他的胖不是当皇帝后才有的“发福” , 是自从出生就胖 , 胖得一发不可收拾 。 一胖毁所有 , 说得一点也不错 , 虽然朱高炽性格沉静 , 行事稳重 , 待两位弟弟也是极亲切 , 但就是因为这病态的肥胖 , 作为储君形象有碍观瞻也就算了 , 还像块巨大的玻璃 , 一碰就出毛病 。 或许朱棣每次看见这皇太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 自己英武盖世 , 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德性的儿子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