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说历史』包拯远没他刚!,同朝为官( 二 )


03
一举成名之后 , 唐介从此就没了“宁日” , 不停地被调来调去 , 再调莫州知州没多久 , 就又被调到河北任丘当县令 。
调他当知州还说得过去 , 但突然又从莫州知州调为任丘县令 , 这就令人费解了 , 因为这是明显的“降职使用” , 而那时候的他 , 并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 他作出的 , 只有令人称道的成绩 。
没有任何过错 , 而被从知州“降”到县令 , 只能说明朝廷对他的使用原则是:哪里难搞 , 就让他去搞一搞 , 因为他善搞难搞之事 。
但无论在哪里 , 无论是当知州还是当县令 , 唐介都把“百姓利益第一” , 作为他的又一个“底线” 。
比如在任任丘县令时 , 辖区内有个西湖 , 一到洪水季节就泛滥成灾 , 连年如此 , 危害不小 , 湖周的百姓 , 苦不堪言 。
『吉祥说历史』包拯远没他刚!,同朝为官
文章图片
情况报告到朝廷 , 宦官杨怀敏说 , 多大个事情嘛 , 湖进人退 , 给它让路就是了嘛 。
这办法好是好 , 可是一让路就不是几户人家的问题 , 而是十一个村子的大问题 , 这么多村民如何安置 , 难道让他们无家可归?
唐介到任后 , 决定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 通过仔细勘察 , 他很快制定了“筑堤拦水 , 疏浚泄洪”的方案 , 既治理好了西湖的水患 , 又保住了百姓的家园 。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 历朝历代都有官府与民争利的现象 , 唐介也遇到了 , 一个名叫崔峄的上司(转运使) , 要他把库存的绸绢高价卖了 , 唐介说这是与民争利 , 是发不义之财 , 这种事怎么能做呢!
他不但扣压了这个上司的文书 , 拒不执行命令 , 还果断地上报朝廷 , 朝廷责问 , 吓得崔峄赶紧收回成命 。
04
以上这些事迹 , 似乎都是小打小闹 , 不值一提 , 真正能体现唐介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 , 是他接连与皇亲国戚“过不去” 。
第一次与皇亲“过不去” , 是宋仁宗明道年间 。
那时的唐介 , 因在地方为官政绩卓著 , 调到朝廷担任御史里正 , 没多久又转任侍御史 。
实事求是地说 , 宋仁宗是史上少有的好皇帝 , 这个“天性仁孝 , 宽厚和善”的皇帝 , 还具有不事奢华的美德 , 在位期间 , 还搞出来一个“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 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的“仁宗盛治” 。
但宋仁宗虽然自己很节俭 , 却任由宠妃张贵妃极尽奢靡 , 张贵妃出行必是豪车 , 那种所谓的皇后专用“龙凤车” , 豪华到无数金玉珠宝“缠身” 。
『吉祥说历史』包拯远没他刚!,同朝为官
文章图片
这些亮瞎人眼的装饰 , 引起唐介极度不适 , 他一再严谏 , 一次不行就两次 , 两次不行就三次 , 三次不行就四次五次六次 , 终于迫使仁宗一把火烧了龙凤车 。
接下来是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 , 据史料记载 , 这个人有点无德 , 才能吗 , 充其量只能当个县级干部 , 但张贵妃却多次让仁宗封他官做 , 不然她很没面子 。
爱妃交代的事情 , 宋仁宗岂敢不办 , 不然晚上别想上床 , 于是 , 从宪州、筠州推官到大理寺丞、汜水县知县、殿中丞、犀浦知县 , 再到开州知州、开封府推官 , 张尧佐仕途之通畅 , 无人能比 。
对张尧佐的快速提拔 , 首先引起了谏官余靖的警觉 , 他说 , 张尧佐是外戚 , 不能提拔太快 , 不然会出问题 , 这在过去是有过教训的 , 但宋仁宗听不进去 , 还想封张尧佐为节度使 。
这就有点过分了 , 御史台的御史们被惊动 , 上书反对 , 宋仁宗企图淡化这件事的严重性 , 他皮笑肉不笑地笑笑说 , 节度使不过是个粗俗的官职 , 各位有必要神经过敏、集体反对吗?
05
当时的唐介虽然是侍御史 , 但与御史们相比 , 他的官职是最小的 。
所以走在最后 , 但他耳朵尖 , 虽然走在最后但还是听到了 , 于是他疾走几步赶到宋仁宗面前说 , 节度使怎么啦 , 太祖和太宗都做过呢 , 陛下怎么能说是粗俗之位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