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做好一块专业智能手表为什么就这么难?( 三 )


算法支撑着软件 , 软件的体验则出现在无形之中 , 会让你感觉贴心 , 甚至会让你安心 。
近几年不乏有 Apple Watch 救人一命的新闻 , 大都集中在检测“心房颤动”上 。 手表检测的结果提前为用户预警 , 避免用户发生更糟糕的心脏情况 。 国内厂商同样在跟进此功能 , 华为是少有将该功能做到商用产品中的厂商 。
华为选择加入 301 医院心脏健康研究 , 包括房颤风险预测研究 。 用户通过华为 Watch GT 2e 同样可以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检测 , 对于有房颤病史的用户 , 可实时预测未来房颤发作风险 , 提前预警 。
华为拥有的资源给予了它更多的发挥空间 , 在跟随国家大健康战略方向的同时 , 也给智能手表加入了例如血氧饱和度单次检测、早搏筛查等等与健康息息相关的检测功能 。
科技产品的意义就在于此 , 好用 , 有用 , 实用 。
不过像苹果与华为这样 , 将芯片、架构和算法等方面技术与资源握在手中自由调配 , 本身具有很高门槛 。 也就不难怪一块智能手表 , 不容易做好了 。
回到之前的话题 , 其实智能手表与手机的关系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 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 , 智能手表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路径 , 从之前专业、小众的独立智能手表 , 发展到依托于智能手机的大众化产品 。
而眼下的趋势 , 智能手表在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 慢慢有了独立性 , 比如独立通话、独立播放音乐等等 , 它在尝试着承担更多责任 。 可有一点是不变的 , 智能手表始终是手表 , 它并不会成为手机的替代品 , 而是去做那些手机做不到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