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六 )


文章图片
一个人弹双排键的确能营造出一个乐队的气势 , 但百人一起弹相同节奏的曲子本质上和一个人弹差不多 , 就是声音大一点 。
一众家长对双排键的青睐与推崇 , 让人不禁怀疑起我国观众本质上并不是迷恋什么草根歌手 , 而是
迷恋春晚
, 包括春晚上那台“能弹能踩的钢琴” 。

在春晚没有变成“本年网络红人热词收集器”之前 , 春晚对娱乐匮乏的县城中老年观众来说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指向标 。
它代表着一场文艺晚会的最高标准:热闹、红火、接地气、有水准 。 而这些词 , 也是他们对草根歌手们寄托的全部期望 。
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文章图片


仔细想来 , 当年从《星光大道》出来的这一批“草根歌手”其实从未真正地没落消失 。 因为凭借着节目的国民度 , 他们始终在乡土大世界中有着牢牢的一席之地 。
即便是当年跌落的最快、一度因各项丑闻被“禁演”的草帽姐 , 也依旧在乡村的助兴舞台、农产品公司发布会上活跃频繁 。
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文章图片
曾经的她因开豪车炫富被指责说伪装农民形象 , 又因在节目中的粗俗点评被观众唾弃 。
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文章图片
可在不再有娱乐媒体报道的乡村舞台上 , 草帽姐的风头如旧 , 台下人山人海 。 草帽姐也不再经营自己曾经的农村傻姑形象 , 走上了受欢迎的贵妇风 。
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文章图片
虽然几场商演都穿着同一件红西装 。
当年以一首《春天里》红遍大江南北的“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 , 虽然在汪峰追究歌曲版权禁唱后慢慢被大众媒体忘记 , 可他们依然在2011年拥有着税后十万一场的商演价格 , 受众无数 。
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文章图片
你可以嫌弃那些临时搭建的舞台不够高级 , 没有舞美没有设备 , 观众是举着手机的好奇路人 , 未必是真爱粉 。
可这些所谓的“没排面” , 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文化市场上 , 有个词叫做“长尾效应” , 流行文化是最光鲜亮丽的头部 , 其余的细小文化受众是市场的尾巴 。
可就是这些营利看似较少、但又无穷多的尾部市场 , 加起来可能比流行文化还庞大 。

别小瞧十八线城市的“顶流明星”
文章图片
长长的黄色部分 , 就是诸多“非流行”类文化组成的市场
在我们关注的流行文化之外 , 草根歌手就享受着庞大的“尾部”观众群 。 他们在传统的逻辑里还火着 , 但也和当下互联网的流量时代有了本质隔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