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论历史#对于元朝的法治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元朝第一部法典《大元通制》( 二 )
文章图片
元世祖忽必烈剧照
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 , 其子孙们继承了其开拓疆土的意志 , 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消灭了包括金国在内的多个政权 , 之后忽必烈又建立了元朝 , 并且击败了南宋 , 统一了东亚大陆 。 在这个时候元朝内部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 汉族人口成为了主要种族 , 而占据领导地位的蒙古族则成为了少数族群 。 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元朝统治者必须对其政策进行适当的汉化来适应统治的需求 。
元世祖忽必烈作为元朝的第一任皇帝 , 在其年轻的时候是十分崇尚汉族文化的 , 其对于金国和南宋的部分制度也予以继承 。 在法治方面 , 其将蒙古内部的大札撒与金国的《泰和律》相结合 , 出台了元朝独特的法律体系 。
文章图片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金国的《泰和律》是在金章宗在位时期编纂的法典 , 其借鉴了《唐律》的大部分内容 , 其核心理念十分贴近汉族文化 , 因此在元朝早期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 对于稳定政局有着关键的作用 。 为了能够让两种法律体系得到更好地融合 , 忽必烈还制定了一部分名为条格的新法 , 这是对于《泰和律》的有效补充 , 让其能够满足当时的统治需要 。
文章图片
发动叛乱的李璮
不过不久之后 ,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发生了以李璮为首的汉人军阀叛乱 , 虽然这些叛乱并没有对元朝统治造成太大的威胁 , 但是却动摇了忽必烈对于汉化政策的信心 。
在其后不久 , 忽必烈就出台了著名的民族差异政治路线 , 即让蒙古人成为最高官员 , 而让色目人和汉人在蒙古人手下做事 , 并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牵制 。 在此之后忽必烈也废止了在元朝境内通用的《泰和律》 , 这样的做法让元朝政府进入了一段无法可依的时期 。
文章图片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在之后元成宗在位的时期 , 元朝政府出台了包括《强窃盗贼通例》等在内的专项法律条文 ,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元朝的法治程度 , 但是此时已然没有一部成文的法典作为总纲 。 在成宗之后的武宗和仁宗两朝 , 当局也都在积极编纂这样的法典 , 但是由于两位君主在位的时间都比较短 , 因此在他们两朝别没有完成法典的编纂工作 。 直到元英宗在位时期 , 这部元朝时期的第一部法典《大元通制》才正式完成 , 也奠定了之后元朝法治工作的基础 。 《大元通制》的特点及其内核精神
这部《大元通制》的编纂工作其实在仁宗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 而英宗在上位之后 , 其立即着手进行汉化的相关工作 , 他启用了拜住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 两人很快就将许多政治设想付诸了实践 , 也正是在这一对工作效率极高的君臣的努力之下 , 《大元通制》才能这么快就制定完成 。 对于《大元通制》的介绍在《元史·刑法志》中有如下介绍:"至英宗时 , 复命宰执儒臣取前书而加损益焉 , 书成 , 号曰《大元通制》 。 其书之大纲有三:一曰诏制 , 二曰条格 , 三曰断例 。 凡诏制为条九十有四 , 条格为条一千一百五十有一 , 断例为条七百十有七 , 大概纂集世祖以来法制事例而已 。 "
文章图片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这部《大元通制》一共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它们分别是制诏 , 条格 , 断例和别类 。 其中条格和断例是这部法典的主要构成部分 , 条格相当于汉族传统法典中的令 , 而断例则相当于其中的律 。 不过虽然元英宗是一名主张汉化的君主 , 在这部《大元通制》中依然保留了不少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地方 。
首先是其对于"事例断案"和"断案通例"的保留 , 这是极具蒙古特色的一种制度 。 在此之前的中原王朝中 , 官方发布的律令多为成文法 , 虽然他们也会对一些案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 但这并不会被写进官方的法律条文 。 像《大元通制》这样把成文法和案例杂糅在一起的做法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是首次出现的 , 这体现了元朝政权极力希望融合两种文化的态度 。
推荐阅读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