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赵氏孤儿”竟然是一场家族丑闻引发的血案( 三 )


然而 , 这个故事自唐代以来就不断地受到质疑 , 学者们纷纷质疑它的真伪性 。事实上 , 关于下宫之难的历史 , 不同的历史记载并不相同 , 甚至在《史记·晋世家》对这件事的记载也跟《赵世家》大相径庭 , 反而《左传》中的记载与《史记·晋世家》中的记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
其一: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三人身份可疑 , 除了在《史记·赵世家》外 , 其三人不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 , 甚至在《史记·晋世家》也没有只言片语 。史学界一直讲究孤证不立 , 所以程婴三人是否存在就成了最大的疑问 , 如果说 , 程婴三人就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 那么赵氏孤儿是真是假就一目了然了 。
其二: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之三年 , 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 , 皆灭其族 。」然而 , 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又记载:「(晋景公)十七年 , 诛赵同、赵括 , 族灭之 。」晋景公三年是公元前597年 , 而晋景公十七年是583年 , 两者相差十四年之久 , 那个记录更准确呢?在《左传》记载:「晋(鲁)成公八年 ,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鲁成公八年也是583年 , 两者相印证 , 《左传》和《史记·晋世家》记载更接近历史真相 。一起通奸案引发的血案
既然说《史记·赵世家》中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并不可信 ,那么太史公司马迁又为什么如此记载呢?究其原因 , 大约是他在撰写《赵世家》的时候 , 参考了赵国官方的史料 。而赵国的史官在下宫之难这件事情上 , 改写了那段历史 。太史公可能在编撰《史记》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这种情况 , 他为了如实记录赵国史官在这件事的态度 , 于是就留下了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 。
那么 , 赵国史官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要改写那段历史呢?这就要从赵武的母亲赵庄姬说起 。
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也有史料说是晋景公的姐姐) 。晋国的始祖是周成王之弟 , 所以 , 赵庄姬的姓是“姬” , “赵”是丈夫的氏 , “庄”则是赵朔的谥号 。赵庄姬又称为孟姬 , “孟”在古代兄妹中表示排行最大 , 但不是正妻所生 。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的时候 , 晋国大夫赵衰紧随其后 。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以后 , 为了感激赵衰就将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他 , 并生了三个儿子 。赵姬非常贤惠 , 劝说赵衰将早年间叔隗所生之子赵盾立为嫡长子 。赵盾得到重用后 , 非常感激自己的庶母 , 就帮她的三个儿子也成为了晋国大夫 , 这就是赵同、赵括、赵婴齐 。
『周天子』“赵氏孤儿”竟然是一场家族丑闻引发的血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盾死后 , 其子赵朔执掌晋国政务后 , 与赵同、赵括之间在政策方针上出现了分歧 。赵朔看到了荀氏和范氏的崛起 , 力主与其接近;而赵同、赵括却力主与卻氏和先氏交好 , 并疏远和打压荀氏、范氏、栾氏等家族 。
而赵同、赵括、赵婴三兄弟也出现了矛盾 。晋景公年间 , 晋楚两国间发生了邲之战 , 赵婴齐为中军大夫 。晋军溃败时 , 因他早已作好了准备 , 得以率领自己的军队先行渡河撤退 , 没有告诉赵同、赵括两人 , 引起了两人的不满 。
就在这个时候 , 赵氏家族传出了新寡的赵庄姬和赵婴通奸的丑闻 。《左传》是这样记载的:「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这是夫叔和侄媳通奸 , 属于乱伦行为 , 对于内忧外患的赵氏家族来说 , 这绝对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于是 , 赵同和赵括就将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 , 不久他就客死在了他乡 。赵婴齐离开晋国时 , 长叹一声:「我在 , 故栾氏不作 , 我亡 , 吾二昆(昆:兄弟的意思)其忧哉!」从这句也说明了 , 赵婴齐是赵氏家族唯一可以震慑栾氏家族的人物 。
赵同将赵婴齐流放到齐国 , 是一个相当不明智的决定 , 一方面削弱了赵氏家族的势力 , 一方面深深地触怒了赵庄姬 。《左传》记载:「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 , 谮之于晋侯 , 曰:原、屏将为乱 。栾、郤为征 。」意思就是说 , 赵庄姬因为赵婴之死 , 迁怒于赵同等人 , 就对晋景公说 , 赵同和赵恬要发动叛乱 。同时 , 一直被赵氏家族打压的栾氏伙同卻氏趁机火上浇油 , 坚称赵庄姬所言不虚 。于是 , 晋景公就诛杀了赵氏整个家族 。因为赵庄姬不仅是晋皇室之女 , 又是所谓“赵家叛乱”的举报者 , 所以 , 她的儿子才赵武幸免于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