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清平乐》遇冷,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剧?( 二 )


为了平衡好市场、史实和政策 , 《清平乐》的编剧做出了种种努力 。 剧中对北宋风貌的还原不可谓不细致 , 很多道具的细节也引发了历史粉的考据热情 。 最终历史是还原了 , 但故事却不够“市场” , 和年前被历史粉围攻丑化朱元璋的《大明风华》形成鲜明对比 。
“我现在写历史剧时 , 也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史料中 , 要照顾当下观众的审美 , 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共情 。 ”成长说 。 过于拘泥历史没市场 , 戏说太多又容易被粉丝诟病 , 再加上审查上的掣肘 , 历史剧走到今天 , 创作困境愈发明显 。
历史剧中的个人生活和女性角色
历史剧的黄金时期发生在世纪之交 。 1999年的《雍正王朝》、2001年的《康熙王朝》、2005年的《汉武大帝》……这类主旋律历史剧往往以经典历史人物为线索 , 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据 , 多半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递家国情怀的重任 。
从内容上来看 , 《清平乐》的叙事规律更接近这类主旋律历史正剧 , 皇帝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 , 剧中也会探讨政府与百姓、皇帝与官员的关系 。 但和以往的历史剧相比 , 《清平乐》明显更侧重于讲述帝王个人的家庭生活 , 而非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争 。

「快看」《清平乐》遇冷,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剧?
本文插图
比如 , 厚重的历史剧往往会加入制度改革、国防建设、反腐倡廉等时政内容 , 矛盾冲突也常汇于此 , 如《大明王朝1566》开篇就写严党和清流在“改稻为桑”问题上的争执 。 《清平乐》开篇却把重点放在了人性和宗法的冲突上 , 宋仁宗受制于礼法不能去看望生母 。
其后众臣为皇帝选后 , 千挑万选出一位曹皇后的故事 , 也重在表现皇帝在礼法和制度约束下的身不由己 。 这种阐释角度并非不可 , 但和《大明王朝1566》中探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相比 , 未免理学味儿重了些 。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 , 观众对礼法冲突并不感兴趣 , 对大臣们的朝堂议事也兴味索然 , 最关心的还是宋仁宗和曹皇后、张贵妃等女性的情感纠葛 , 后期宋仁宗女儿徽柔和内侍怀吉的爱情故事 , 也是剧方的一大宣传点 。 这和以往历史剧引发的讨论并不一样 。
对于这样的变化 , 编剧成长表示 , “内宫连着外朝 , 很多时候所谓的家庭戏、后宫戏和朝堂戏都是一体的 。 再加上现在电视剧受众主要是女性 , 编剧增加家庭戏也很正常 。 ”更重要的是 , 大多数观众看历史是为了“看现在” , 聚焦在帝王的个人生活上更容易引发大众的共鸣 。
在此之前 , 《军师联盟》《大明风华》等历史剧也是这么做的 。 《军师联盟》中司马懿和妻妾的“三角恋” , 《大明风华》中的“朱家五子”的闹腾日常 , 都很接地气 。 以更生活化的视角展现历史人物 , 这是创作者照顾到观众的观剧习惯主动做出的改变 。
「快看」《清平乐》遇冷,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剧?
本文插图
《大明风华》截图
除了加重家庭戏和感情戏的比重外 , 历史剧的另一个变化是女性形象更为突出 。 在《清平乐》中 , 江疏影饰演的曹皇后关心治国之道多于儿女情长 , 属于“事业型”女性 。 《军师联盟》中 , 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个性刚烈、泼辣果敢 。 而在以往的历史剧中 , 女性多为帝王将相的欲望符号 , 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 。
这种女性形象的演变 , 有意无意地顺应了当下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 。 在以男性为主的政治戏和以女性为主的宫斗戏之间 , 历史剧创作者正在努力平衡 。
历史剧的未来和出路
对于历史剧今后的发展 , 编剧成长很清楚 , 属于历史正剧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 , 今后的历史剧得和某些流行的类型结合 , 才能顺应当下的市场 。
从外部环境来看 , 拍摄历史正剧的风险越来越高 。 投资大只是一方面 , 越来越冷的市场才是“压垮”历史正剧的最后一根稻草 。 “费这么大的劲 , 好不容易拍出了一部精致的历史剧 , 却没什么市场反响 。 这会让投资方、制作方和创作感到很大的挫败感 。 ”成长说 。 从发行销售的角度来说 , 如今投拍历史剧也并非一个商业上的好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