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建筑蔚然大观
类型众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
云南师范大学
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历经80余年的沧桑砥砺
传承着西南联大精神
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师范大学!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景色 。
云南师范大学前身为西南联合大学留昆的联大师范学院 , 后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 新中国成立后 , 改称昆明师范学院 , 1984年更名云南师范大学 。 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 , 云南师范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 。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景色 。
云南师范大学现分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 , 两个校区都保存或仿制了一批重要的西南联大遗迹和文物 , 西南联大纪念碑、西南联大原教室、“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一二·一”运动石雕火炬纪念柱、闻一多和李公朴衣冠冢、“民主草坪”等 , 这些是跨越历史时空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人文遗产 , 是后人学习先辈优秀精神品格的宝贵资料 。
西南联大纪念碑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建成于1946年5月4日 , 是为纪念西南联大的办学历史而建 。 纪念碑阳面刻有1100余字的碑文 , 由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 , 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 , 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丹 , 详尽地叙述了西南联大组建历程、南迁经过及历史意义 。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碑文叙道 , 日寇南侵 , 平津告急 , 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名校迁往湖南 , 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 , 校务由原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主持 , 于当年11月1日上课 。 后来局势日艰 , 上海、南京相继沦入敌手 , 武汉震动 , 临时大学正式迁往云南 。 数百名师生分批南行 , 多数师生步行、部分师生乘车船 , 有的更绕道香港 , 由港经越南 , 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 , 1938年初夏抵昆明 , 校名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 。 1946年5月4日 , 联大结束 , 三校迁返平津 , 历时整整8年 。 这块碑是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 ,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建于1946年8月 , 是为纪念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并更名为昆明师范学院而立 。 西南联大三常委之一、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亲自为纪念标柱题字 , 正面书“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 梅贻琦 , 民国卅五年八月”字样 , 背面书“教学相长”四个篆字 。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纪念标柱材质为石材 , 分顶部火焰、柱体、基座三部分(基座分两台) 。 顶部火焰高0.8米;柱体为圆柱体 , 高2.9米 , 直径0.35米;上层基座截面为圆形 , 下层基座截面为正六边形 。
“一二·一”运动石雕火炬纪念柱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插图

【「央广网」云南建筑大观:弦歌不辍的云南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