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炮轰《惊雷》不是音乐,但专业音乐人不应对“喊麦”简单屏蔽了之


近日歌手杨坤在直播中被粉丝要求唱喊麦作品《惊雷》 , 在听过之后 , 他愤怒地表示这根本不是一首歌 。
『』杨坤炮轰《惊雷》不是音乐,但专业音乐人不应对“喊麦”简单屏蔽了之
本文插图

《惊雷》的原唱“MC六道”则回击称:“音乐没有高低之分 , 存在即合理……《惊雷》比你的哪首歌都红 。 ”这显然是一次各说各话的无效沟通 , 一个人在说音乐是什么 , 而另一个人说我比你红 。 两个人中间隔着时间、隔着空间 , 隔着代际 , 但更重要的是隔着一道审美的鸿沟 。 但这又是必不可少的一次沟通和争论 , 是一次难得的对话 。
【『』杨坤炮轰《惊雷》不是音乐,但专业音乐人不应对“喊麦”简单屏蔽了之】
『』杨坤炮轰《惊雷》不是音乐,但专业音乐人不应对“喊麦”简单屏蔽了之
本文插图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 , 反应现实生活 , 表达思想感情 , 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 。 在杨坤以及他所代表的专业音乐人眼里 , 音乐是优美的旋律 , 直击人心的歌词 , 是表达生命所带来的感动 。 所以他认为能够代表当今时代的音乐“也许是意大利阳台上的鸣奏 , 也许是北大学生用鲁迅文章做出的RAP , 甚至也可以是日本偶像女团冲破偶像边界的《沉默的大多数》 , 但绝不应该是《惊雷》 。 ”而在喊麦的人眼里 , 给人带来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 比你的歌红的就是好音乐 。 音乐的确不存在地位上的高低 , 专业音乐人也会去民间采风获得灵感 。 但问题在于喊麦作品并不具备音乐应有的基本元素 , 高低之比压根儿就不成立 。
这次争论的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辩论清楚谁比谁红 , 而是像杨坤这样的专业音乐人意识到“音乐人的肩上是承担着一些责任的” , 并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表示“这不是歌” 。
《惊雷》这类喊麦作品 , 不止杨坤没有听过 , 想必许多在主流文化语境中的人群也都不熟悉 , 许多专业音乐人甚至会自动屏蔽 。 但不容忽视的是 , 这就是当下短视频网络平台上炙手可热的所谓“音乐” , 能带来杨坤无法带来的流量 。 对于杨坤的批评 , 许多粉丝甚至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过气歌手在蹭热度 。
现在看来 , 专业音乐人面对这样的作品不仅不应该屏蔽 , 还应该有更多思考 , 为什么这样的“音乐”能让它的粉丝们称作音乐 , 并去捍卫它?既然这不是音乐 , 没有技术含量 , 专业的音乐人是否应该将大众喜闻乐见的真正的音乐 , 传播到这样的人群中?是不是过去对非主流和非精英人群的长期忽视和屏蔽 , 给了这些喊麦“音乐”发展的机会?也建议杨坤别再说“喜欢听《惊雷》的别进我直播间” , 别屏蔽这些人 , 了解他们的想法 , 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好音乐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牛春梅
流程编辑:tf0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