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为什么要状告杜甫,要求杜甫给他们恢复名誉?( 二 )


回过头来说 , 从老翁的年龄以及唐朝法律的规定来看 , 老翁和他的三个儿子 , 都是"府兵制"下的预备役兵员 , 他们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可是这个老头(其实也不老)却在官府征召他时 , 以"逾墙走"的方式逃避兵役 , 这有没有违法 , 大人一看便知 。
@石壕吏为什么要状告杜甫,要求杜甫给他们恢复名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人 , 这个老翁并不是什么良民 。从他临阵逃脱, 居然想让自己的妻子去军营这一点来看 , 此人就是脸皮很厚的一类人 。他的如意算盘是因为家里还有孙子和媳妇, 他留下来更有利于家庭的生产而已 。我们大唐男耕女织, 男女分工明显, 男人种田, 女人织布 。由于我朝的税制是租庸调制,可以用货币绸缎来抵赋税徭役, 但战争年代, 绸缎需求量少, 两个妇人留在家中 , 生活可能会更困难 , 所以为了他的小家庭 , 才把老妇推到前面 , 自己逃跑 。虽然我很理解他的心情 , 他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但国难当头 , 匹夫有责 。在关乎我大唐王朝的安危存亡之时 ,人民不应该站出来保家卫国吗?历朝历代都有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 如果大家都和这个老翁一样 , 谁来保卫国家?二、我们是不是非法抓人
我们几个是官府中人, 并不是强盗土匪 , 我们抓人都是依法行事 。对于这个老翁来说 , 我们征召他 , 我们手中是有刺史大人的"府帖"为依据的 。《新唐书-兵志》上说:"凡发府兵, 皆下符契, 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 。"因此 , "府帖"是刺史大人和折冲府一起签发的征兵令 , 我们只不过是在执行公务而已 。这位老翁是我大唐法律规定的"兵", 我们征召他不来 , 去抓他并无过错 。国难当头之际,都像他这样 , 谁还会为国效力?
@石壕吏为什么要状告杜甫,要求杜甫给他们恢复名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人 , 我把当时的背景也和您汇报一下 。杜先生写此诗时, 正是唐王朝围困相州的九镇六十万大军溃败不久, 连郭子仪将军也被迫退守洛阳 。当时洛阳的留守、河南尹都四散而逃, 正如诸葛亮说的那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此社稷危急之时 , 我朝急需征调兵员充实前线 。
杜甫先生自长安往华州 , 一路上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 也看到了全国各地都在征兵 , 他在《石壕吏》之外 , 还写了《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 对征兵的政策应该是了解的 , 所以他在《石壕吏》中 , 骂我们残忍无情 , 显然是为了吸引读者和粉丝的眼球 , 根本没想过我们的感受 。
当然 , 老翁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他家三个儿子有两个战死, 儿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 孙子又在嗷嗷待哺 , 做为一个感性的诗人 , 杜先生面对此景 , 欷吁不已 , 我们非常理解 。杜先生向来忧国忧民 , 我们也很敬佩 。
@石壕吏为什么要状告杜甫,要求杜甫给他们恢复名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是粗人 , 对《石壕吏》这种高深的诗文并不是很懂 , 也请教过读书的相公 。读书人告诉我们 , 《石壕吏》在写作上, 是用了"寓主观于客观"的手法, 写的是当时客观的现实, 写的是杜甫先生当时的内心想法和矛盾心理 。因为肯定"老翁逾墙走" , 则与杜先生平素的爱国思想矛盾;否定"老翁逾墙走" , 又与杜先生的爱民思想相左 , 所以杜先生在诗中并不是单纯的"对民同情、对吏憎恶" , 而是对国之爱和对民之爱的矛盾心理 。这点我们不太懂 , 请大人明断 。三、杜甫当时在不在场
从"暮投石壕村 , 有吏夜捉人"到"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来看 , 杜先生始终都在事发现场 。杜先生比老翁年轻的多 , 我们为什么没骚扰他呢?由此可见 , 我们抓人 , 并不是胡来的 , 是根据刺史大人的命令、有目的的抓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