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县区不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的现象
以往,“奔小康”是一些县的奋斗目标,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也逐步发展了。“贫困县”则被视作是一种“屈辱”,表明领导的无能。但如今,却成了另外一番景象。“小康县”的人口口声声喊“穷”,“贫困县”的人却是生活富裕。而这也正是贫困县不愿“摘帽”的主要原因。不愿“摘帽”,并非仍旧贫困,而是另有所图。 国家的优惠政策让他们欲罢不能。面对贫困县的困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改变现状,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打着“贫困县”的口号招商引资,提供优惠条件,自然能够招到合适的开发商,从而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级的综合实力。不止是经济上的优惠,教育同样如此。对贫困县的学生定向倾斜,使更多的“穷人”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这却造成了“官二代扎堆贫困县”的局面。所以说,贫困县不愿“摘帽”,其实是另有所图。 国家的定向扶贫资金让他们乐此不疲。对于贫困县,国家可谓是煞费苦心。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一个也没少。据了解,2011年起至2013年,省财政每年专项筹措23亿元,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重点欠发达县和贫困集中区域给予特别扶持。有了“钱”,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又如何呢?这也是一些贫困县不愿“摘帽”的主要原因。然而,殊不知,一些“贫困县”早已在国家的帮助下摆脱了贫困,甚至成为了“百强县”,还不“摘帽”,岂不是在骗取国家贫困资金? 国家对贫困县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本无可厚非,但贫困县也该“礼尚往来”。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倘若贫困县真正能够将扶贫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部分贫困县打着“贫困”的幌子,却在私建豪华办公楼,并大肆炫富,实在不该。不得不说,贫困县不愿“摘帽”的确是另有所图。
推荐阅读
- 怎样看待培养爱国情怀的一些措施主要针对日本的情况
- 怎样理解网友喜欢调侃五菱的行为
- 怎样和精神世界过于丰富的自己相处
- 怎样给海贼党们安利银魂
- 我想问一个特严肃的问题!怎样拉屎不臭到自己?
- 怎样评价南非制作人(DJ)Black Coffee
- 怎样选择装修公司
- 假设人类具有灵魂,怎样安排灵魂的属性以及人死后灵魂的去向及活动会比较合理
- 咋看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不是跟啥人在一样,就会向啥人靠拢
- 该怎样劝说老公去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