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政府」实干铺就幸福路——罗光明的返乡创业脱贫记


 「党委政府」实干铺就幸福路——罗光明的返乡创业脱贫记
文章图片
罗光明指导员工。
今年50岁的罗光明,家住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是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村民,但他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用自己的积蓄前后修建了两个农贸市场,又开办了电子厂,同时为改善村民生活和社会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变贫穷催生梦想种子
谈到罗光明的创业经历,还得从1986年说起。初中毕业后,16岁的他回家栽烤烟,一场冰雹毁灭了全家人的希望。于是,他把烤烟地改栽蔬菜卖,用卖蔬菜的钱到昆明科技培训中心去学修手表,又到云南电子管厂和昆明工学院去学习修理收音机、电视机。
在昆明的两年时间里罗光明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改变,认识了一个朋友,家里是卖百货的,他会陪伴朋友去螺蛳湾进货,学到了一些做百货生意的进货渠道,经营管理技巧。之后,他返乡回村开始修手表修电视,直至1991年在老家借了不到一万元的本钱开始卖起了百货。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就到富村街上做百货批发,逐渐发展到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
罗光明的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他积极响应地方党委政府号召,发展养猪产业,一共养了600多头,但由于不懂技术,死了400头,他又投入30万进去,也打了水漂。但他坚持不懈,排除困难,去昆明拉货跑大车跑了两年多,才把养猪的亏损弥补起来。
盯准市场带富一方百姓
2003年,看着泥泞的菜市场和人们又脏又湿的双脚,罗光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盖农贸市场!说干就干,他找到当地党委政府,帮助协调土地、资金等。找人借了300多万,一共45张借条,借款金额最低5000元,最高20万元,再凑上自己的积蓄100万,花了430万元建起了农贸市场。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尽管建设过程艰辛,但在老罗的一步步努力之下农贸市场建起来了。
建设市场的投入,在当时可以买到2-3个小煤矿了。有人曾经问老罗,为什么要做这个事。老罗直率地说,可以为附近居民作贡献,环境好了,买菜卖菜大家都方便;也可以为农村来卖菜的农民提供一个平台。在农贸市场卖菜,风不吹、日不晒,环境干净整洁。日常卖菜的摊主也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难境地,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产工作环境,还增加了经济收入。农贸市场建起后的头几年,市场产生的收入还不够还利息,经过几年的发展。菜商也逐步增多,效益也明显见好,农贸市场赚钱了。
创办工厂攀穷亲摘穷帽
2018年初,富源县上下进入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带动当地村民脱贫增收。富村镇与罗光明商议后,大力支持和帮助老罗创办工厂。
凭着对党的政策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凭着自己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凭着一股韧劲和闯劲,罗光明到电子技术比较成熟的广东和重庆等地考察电子产品,回来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厂房选址、设备配置、工人招工、管理等,建起了亚博电子厂,对一些电子原材料和配件零件进行代加工。
刚开始由于技术差,做出的产品质量不过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老罗经常与员工同吃同上下班,认真分析员工的心理,手把手的对员工进行耐心的技术辅导,做得好的给员工发鼓励奖。
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老罗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可靠的信誉以及良好的服务站稳了脚跟,到2019年10月,历经20个月的亏损运作,厂子扭亏为盈,一些广东厂商纷纷主动上门找合作。
现在厂里员工有100人左右,有80名稳定的老员工。另有几十名在厂里学到熟练技术,带着产品回到家里边管家务边工作的员工。每个月发给工人的工资累计25万元。每个员工最高能拿工资5000多元,最低的工资差不多也有1000多元。
“我们厂从建厂以来,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100多个岗位。”老罗介绍道。谈到今后电子厂的发展,老罗信心满满,他说:“增加员工,扩大生产。在正式盈利后,准备让老员工和管理人员持有股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大家都赚得到钱,大家都会更负责任。”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领薪金、有股金、分红金,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这就是老罗的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