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新宇宙学模型认为 宇宙膨胀与暴胀源自同种机制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李沙沙 采访人员王春)近日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学模型 , 该模型把驱动宇宙现今加速膨胀的物理机制和宇宙早期暴胀的物理机制统一描述为同一个标量场 , 并用空间曲率为正的封闭空间解释了普朗克卫星在2018年报道的天文观测结果 。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D》上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Weinberger)就曾指出宇宙学常数问题是物理学面临的最大危机 。 一方面是因为 , 量子场论表明的所谓真空 , 即量子场的能量最低态的能量密度因零点能的存在而非常之大甚至趋于无穷大;另一方面天文观测表明 , 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模型无物质的真空的能量密度(在广义相对论中叫宇宙学常数)非常小 , 或许就是零 。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 , 宇宙学常数问题发生了更加令人困惑的戏剧性变化 。 自1998年起 , 天文学和物理学界已确认 , 宇宙的膨胀已经从过去的减速膨胀进入当今的加速膨胀阶段 。 科学家把这个同万有引力相反的驱动力归结于一个非常小的真空能量密度 , 也就是一个非零的宇宙学常数 , 并称之为暗能量 。 但暗能量到底是什么 , 一直得不到物理解释 。 因此 , 暗能量的物理解释成为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 换句话说 , 宇宙学常数造成的几何引力论和量子场论的概念冲突 , 已经成为基础物理学中的最大问题 。
包括诺奖得主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在内 , 许多科学家利用一个具有负压特性的标量场来解释暗能量 , 它常常被称为“精质”(quintessence)以区别于普通物质和电磁场 。 但是 , 同物质无耦合的精质模型无法规避温伯格的“no-go”定理 。 之后 , 人们又提出了耦合于物质的所谓变色龙暗能量模型 。 非常遗憾 , 在提出变色龙机制数年后,其提出者又证明了变色龙“no-go”定理 , 并推论说变色龙模型不能解决宇宙的加速膨胀问题 , 即不能解决宇宙学常数问题 。
研究人员提出了标量场和物质的作用势的对称性破缺模型 , 该模型指出了变色龙“no-go”定理推论的错误 , 同时也规避了温伯格的“no-go”定理 。 变色龙“no-go”定理的提出者 , 以及后续的实验物理学家认为 , 要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需要长程力 。
该项研究则指出 , 是标量场的负压强而非其梯度力驱动宇宙的加速膨胀 , 所以依靠长程作用力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 并证明无论是现今的宇宙加速膨胀和宇宙暴胀都可用一个标量场描述 。 由于标量场受到对称性破缺的相互作用 , 所以标量场的自作用势在有效势的极小值点的取值就扮演了宇宙学常数的角色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利用2018年普朗克卫星观测数据中关于宇宙暴胀势的凹形特征得出我们的宇宙是封闭的结论 。 在满足宇宙学参数的约束下 , 得到了物质诱导标量场所产生的第五种力 。 第五种力的大小和作用范围都是与环境的物质密度密切相关的 。
以当下的宇宙物质密度为例 , 这个作用强度比万有引力大30多个量级 , 而作用力程在微米量级 。 由于力程甚短 , 所以很难在现有的天文观测和实验方案中观测到 , 从而收敛到太阳系的观测和广义相对论一致的结果 。 但由于其强度远远大于万有引力 , 只要科研人员巧妙设计实验就有可能探测第五种力 。
(责任编辑: HN66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