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二 )


秦朝以法家立国 , 所以必须在大一统之后加强集权制 , 那么就一定要施行“郡县” , 而不能再继续“分封”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但是 , 秦朝立国之后 , 分封和郡县之争一直存在 。
第一个提出继续分封的是丞相王绾 , 也是为了秦国发展考虑 , 所以秦始皇将这个问题拿到了朝堂之上进行讨论 。
此时 , 李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分封制”真正动乱的缘由 , 不是因为地缘问题 , 而是因为血缘问题: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 然後属疏远 , 相攻击如仇雠 , 诸侯更相诛伐 , 周天子弗能禁止 。
也就是说 , 在分封制最初阶段 , 天子与诸侯那是血缘极近的兄弟 , 自然不会有问题 。 但是 , 几代人之后呢?血缘关系的逐渐淡化 , 比如会出现动乱的结局 。
所以 , 这一次的讨论 , 分封自然是不能进行了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然而 , 时隔七八年 , 博士淳于越等人再次提出了应该施行分封制: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 , 封子弟功臣 , 自为枝辅 。 今陛下有海内 , 而子弟为匹夫 ,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 , 无辅拂 , 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 非所闻也 。
从这一段描述可以看出 , 淳于越是想要“师古” , 想要打破法家所建立起来的集权制 。
这是动摇了作为统治思想的法家之根基 , 自然遭到了李斯等人的极力反对 , 并且将这一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 , 定下了“以古非今”是重罪的条例: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 以非当世 , 惑乱黔首 。
李斯进一步提出 , 这样的思想盛行 , 会导致国家的动荡不休 , 上升到了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 。
于是 , 秦朝才出台了严格的措施对舆论进行管控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那些被“坑杀”的人 , 都是违背了这一措施 。 而像淳于越那样在政令出台之前发表过言论的人 , 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 。
所以 , “坑儒”不是因为残暴 , 而是法家以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 最终的根由还在于违背了律法之上 。
换言之 , 知法犯法 , 以身试法 , 难道还不该杀吗?
所以 , 秦朝的“焚书坑儒”实际上是对于思想统一性的一种措施 , 只不过其施行结果被后世所误解 , 以讹传讹之下 , 逐渐歪曲 , 而这种歪曲多是汉朝所为 。
“独尊儒术” , 因果倒置下的误解
汉朝攻击秦朝的“焚书坑儒” , 但其自身也有着对于舆论的把控行为 , 那就是“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汉代遇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难题 , 也是唯一一次出现的问题 , 那就是“帝王合法性” 。
在汉代之前 , 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 , 其出身皆为贵族 , 这是一个惯例 , 从来没有被打破 。
但是 , 刘邦是起身亭长终有天下 , 就违背了这一传统 。
出身如此卑贱的人 , 最终能当上皇帝 , 既然打破了固有成规 , 那就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
这个解释很重要 , 如果不能让人信服 , 那么皇帝的权威性就受到了挑战 。 既然出身低微的刘邦可以做皇帝 , 那么人人都可以做皇帝;刘邦可以用武力推翻秦朝的统治 , 那么别人也可以用武力来推翻汉朝的统治 。
这是当时汉朝所面临的最大的隐患 。
#待晓儿#前者多有讹误,后者因果倒置,“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文章图片
从历史事实来看 , 汉朝建立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 内忧外患就没有消停过 , 外有匈奴 , 内有叛乱 , 国家风雨飘摇 , 与汉武帝之后的汉朝迥然不同 。
在这一阶段里 , 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纷纷尝试解决“帝王合法性”难题 , 但都失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