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千年夏布,一棵“中国草”的新生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千年夏布 , 一棵“中国草”的新生
本文插图
△3月23日 , 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壹秋堂夏布坊内 , 非遗传承人颜先英在用织布机织造荣昌夏布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潺 摄
46岁的颜先英坐在一架古朴的木制织布机前 , 有节奏地踩着踏板 , 双手来回传递着梭子 , 纬线不断编进经线中 , 一寸寸夏布生长出来 。
阳光穿透夏布 , 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 伴着颜先英娴熟的动作和织布机的“唧嗒唧嗒”声 , 好似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 。
“幺妹要勤快 , 勤快要绩麻……”颜先英唱起一首歌谣 , 很是投入 。 她的祖父——夏布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颜坤吉教她的这首歌谣 , 将夏布制作十几道工序融入其中 。
夏布 , 是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 , 因夏季穿着凉爽宜人而得名 。 苎麻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 。 据《诗经》记载 , 早在3000年前 , 中国人就开始种植和利用苎麻 。
本文插图
△3月23日 , 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加合夏布门店内 , 一名女性消费者在试戴使用荣昌夏布织造的围巾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潺 摄
颜先英在重庆市荣昌区一家名为“壹秋堂”的夏布坊工作 。 她身后的货架上 , 摆放着夏布制作的服装、家居用品等数百种产品 。
因盛产夏布 , 荣昌享有“中国夏布之乡”美誉 。 明清以来“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 , 颜先英的祖先将夏布织造技艺从广东梅州带到荣昌 。 颜先英是家族第29代传承人 。
本文插图
△3月23日 , 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加合夏布的生产车间内 , 荣昌本地的织女在织布机上工作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潺 摄
从辉煌到衰落 , 再到迎来新生 , 夏布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荣昌夏布大量出口 , 是重庆市重要的外贸产品 。 “我的父亲是第一个将荣昌夏布卖到日本、韩国的商人 。 ”加合夏布公司负责人黄秀英说 , 当时荣昌织造夏布的农户达一万多户 , 织一年夏布差不多就能盖一栋房子 。
然而 , 随着各种纺织面料的兴起 , 加之荣昌只生产低端的坯布 , 印染、脱胶等加工技术落后 , 荣昌夏布迅速衰落 , 到2000年近半数夏布企业倒闭 。
夏布织造技艺也一度濒临失传 。 “织造夏布工序复杂、辛苦 , 也赚不到钱 , 年轻人不愿意干 。 ”黄秀英说 。
后来 , 当地政府和一些企业、能人开始介入夏布织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 古老的夏布逐步迎来新生 。
2008年 , 荣昌夏布织造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荣昌设立扶持专项资金 , 建设夏布技艺传承场所 , 支持培养传承人 , 同时引进外国脱胶、印染技术 , 并鼓励自主研发夏布加工技术和产品 。
颜先英所在的“壹秋堂”正是夏布技艺传承场所之一 。 颜先英会在这里培训学徒 , 也会向游客演示如何织造夏布 。
“我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希望能多带徒弟 , 让更多人参与到传承这项技艺的工作中 。 ”颜先英说 。
【上游新闻@千年夏布,一棵“中国草”的新生】
本文插图
△3月23日 , 重庆荣昌夏布小镇加合夏布的生产车间内 , 荣昌本地的织女在使用织布机织造荣昌夏布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潺 摄
截至目前 , 荣昌已建成中国夏布小镇等传承场所 , 培养出国家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2人、区级传承人40多人 , 带动约10万人参与夏布织造技艺的推广和传承 。
推荐阅读
- 「掌上新闻」杨紫发童年照为妈妈庆生,从小住豪宅坐豪车,杨妈妈年轻时太时髦
- #女仆报新闻#乐华锁骨精,哇唧唧哇锁骨精,壹心锁骨精,看到嘉行娱乐:沦陷了!
- #历史#他是个欺男霸女的恶棍,写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年,这首诗你也都学过
- 中国新闻网:中国四座“世界美食之都”相聚“云端” 发布“扬州倡议”
- 『搜狐新闻』每周食谱——油闷春笋
- 「女仆报新闻」李沁,是和张若昀唐艺昕都亲亲过的女人
- 掌上新闻@中年男人们为什么爱脸面?《我是余欢水》告诉你男人的虚荣与悲哀
- 「女仆报新闻」魏晨“海底求婚”,贾乃亮“颁奖典礼求婚”,而他的求婚堪称“病毒式”!
- 『中国新闻网』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恢复开放
- 「搜狐新闻」学会网红舒芙蕾松饼,一周早餐不重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