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暴涨背后: 宅经济新风口?冲动消费伪需求?

于程平时不怎么做饭 , 一般都是公司楼下或者小区门口的餐饮店里对付一下 , 偶尔与朋友、同事约着聚餐 , 或者干脆回家点外卖 , 跟合租室友一起 , 既能边追剧边吃饭 , 又能摆出非常舒服的姿势 。一方面因为工作繁忙 , 确实没有时间在厨房里捯饬 , 另一方面小于自称对做饭没什么兴趣 , 也没什么厨艺 。
这或许能代表一部分沪上年轻白领的饮食日常 。
但是最近情况变了 , 在家办公、外卖受限使得于程开始频繁出入厨房了 。凉皮、蒸鱼、三明治 , 这些都是于程第一次尝试的菜色 。蒸鱼出炉的那一刻 , 她还专门拍了张照片分享在自己的闺蜜群里 , “看我 , 学会蒸鱼了 , 哈哈 。”于程说到 。
于程做的三明治卖相也不错 , 三明治的边缘还封了口 , 将内里的食材包裹完全 。于程告诉采访人员 , 这是用她前不久刚从网上购置的早餐机做出来的 。早餐机的尺寸恰好是一片吐司的大小 , “其实它就是个小型的电饼铛” 。
这或许也能代表一部分人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烹饪日常 。
暴涨背后
伴随朋友圈晒厨艺大赛的进行 , 厨房小家电也迎来了一波暴涨 。
天猫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 今年“三八女王节” , 三明治机首小时销量同比大增1500% , 厨师机38分钟销售额超过去年同期全天 。
苏宁近期公布的2月小家电焕新大数据显示 , 厨房小家电中 , 电烤箱同比增长280%、空气炸锅同比增659%;此外 , 2月9日至3月5日期间 , 苏宁电热饭盒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958.6% , 电热水杯销量同比增长459.4% 。
有着“互联网小家电第一股”之称的小熊电器(SZ:002959) , 此前有消息指出 , 旗下电热饭盒在2月1日-2月25日期间销量超过28万台 , 同比大幅增长300% , 2月份环比增长150% 。小熊电器方面表示 , 疫情发生后 , 电热饭盒成了刚需产品 , 近期复工复产后 , 市场需求更是激增 。
但是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互动平台上 , 有投资者发出疑问:这是宅经济新风口 , 还是冲动消费伪需求?
文章开头于程的故事后来也发生了反转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开始做饭的前几天还比较有成就感 , 但是后来线上办公 , 工作甚至更加繁杂 , 外卖也没法点 , 做饭成了一种被迫的举动 。伴随最近于程回归到正常通勤上班的节奏 , 回归到公司吃工作餐的日子 , 她的三明治机、酸奶机也由此闲置在那儿 。
对此 , 太平洋证券家电分析师肖垚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 , 风口是风口 , 需求也是需求 。从目前来看 , 市场有所响应就是真需求 。对比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导致酸奶机销售增长的情形来看 , 酸奶机的增长直到2016年才见顶 , 因此 , 长期来看 , 这类需求不是伪需求 , 会有所增长 。
[]空气炸锅暴涨背后: 宅经济新风口?冲动消费伪需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多样化需求中走出一致化需求
当前 , 市场分析已经开始将小家电划分为了两类 , 一类是以美的、苏泊尔、九阳为代表的售卖煲、磁、压、豆、料、榨等传统品类的小家电巨头 , 一类是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 , 避开龙头品类 , 以小型、创新、细分小家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兴品牌 。
天风证券研究所家电团队在研报中给出了小家电细分市场生成的背后逻辑:在购买力允许的情况下 , 人们的消费需求会从基础型消费向其他层级消费提升 。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 核心逻辑都在于消费者追求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 需求不断从“产品力做加法”和“价格做减法”两个维度发散 , 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需求得以逐步形成 。
在肖垚看来 , 传统小家电龙头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年代 , 像电饭煲属于刚需型产品 , 市场空间较大 , 伴随品类不断丰富 , 可支撑较长时间 。而现在新兴的小家电 , 属于可选消费 , 针对长尾市场 , 市场规模相对小一些 。所以他寻求新品扩张的想法会更直接、更快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