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说历史]结果十几年就灭亡了?,秦为什么用了一百多年才统一中国

《过秦论》中 , 贾谊将秦统一六国描述得气势磅礴 。 千百年来 , 人们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 战国七雄中 , 为什么单单是秦统一了中国 。 宋朝大家苏洵说:“弊在赂秦” , 认为是其他六国不团结 , 喂肥了秦国 。 后世更是从商鞅变法、秦国君主锐意进取等等角度分析原因 。
但是 , 以强大著称的大秦帝国 , 为何还需要秦始皇继承“六世余烈”——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 也就是经历7代君主 , 一百余年才完成统一 , 时间远远长于统一后的秦朝政权的寿命 。
说句白话 , 你都这么厉害了 , 怎么才统一?好不容易统一了 , 怎么这么快就灭亡了?
[吉祥说历史]结果十几年就灭亡了?,秦为什么用了一百多年才统一中国
文章图片
电影《英雄》中的秦王(陈道明饰)
除开嬴政最后十年一口吞了六国之外 , 其余的一个多世纪都在干什么?
地域劣势
“秦”的始祖非子 , 嬴姓 , 在周孝王时养马有功 , 得了秦(今甘肃天水)的封地 , 该地杂于戎、狄之间 , 国小无爵 , 建国以来便为天下所鄙 , 认为其与戎狄无异 。
西周末年 , 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 , 又侵夺岐丰之地 。 公元前770年 , 周平王东迁时 , 只有卫、秦等国派兵护送 。 当时的“秦” , 连诸侯的资格都不够 , 周王室为奖励首领秦襄公的忠顺 , 正式封其为诸侯 , 并开了一个空头支票 , “赐之岐以西之地” , 一个周王室东迁之后的弃地 , 早已被戎族据有 。 但凭借平戎救周之功 , 秦襄公取得了逐戎的合法权力 , 以此为开端 , 秦人开始了艰巨的东进的战斗 。
经过秦人长期不懈的战争 , 到秦穆公时期 , 终于在关中站稳脚跟 。 穆公三十七年 , 秦“开地千里 , 遂霸西戎” 。 这个“霸”与“灭”不同 , 此后很长时间内 , 秦仍然面对着戎族的纠缠 。 其中“西戎八国”之一的义渠甚至延续到了战国时期 , 与强秦周旋近两百年 。
[吉祥说历史]结果十几年就灭亡了?,秦为什么用了一百多年才统一中国
文章图片
《秦霸西戎》 , 图中秦军的服饰、铠甲、兵器马具和战车来自于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实物和实物遗迹(指战车) , 西戎兵的青铜剑出于今内蒙古赤峰市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无论是将秦国国势带向春秋最高峰的穆公时期 , 还是与强魏多次死磕的献公时代 , 秦国的国土 , 也就今天陕西南部到甘肃东部那个范围 , 倘若没有穆公当年征服诸戎拓地数百里 , 秦国真的只能算个中等大小的诸侯国 , 缺乏像晋楚一般的战略纵深 。
[吉祥说历史]结果十几年就灭亡了?,秦为什么用了一百多年才统一中国
文章图片
春秋时期的秦国
资源劣势
根据考古发现 , 甘肃东部的早秦遗址多分布在大河流域的河谷 , 而属于西戎的寺洼文化多分布在小支流或丘陵险峻地带 。 前者地势平坦 , 土壤肥沃 , 宜于农耕 , 后者则属冲切沟壑劣区 , 僻远贫瘠 , 不利农耕 。
再看秦费劲千辛万苦取得的关中地区 , 一开始是什么样的?
《诗·六月》载:“玁狁匪茹 , 整居焦获(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 侵镐及方 , 至于泾阳 。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平王之末 , 周遂凌迟 , 戎逼诸夏 。 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 , 往往有戎 。 ”
大意就是 , 当时的关中地区几乎布满了戎狄势力 。
周秦之交 , 入居关中的诸戎部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 历史文献中的诸戎 ,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其一 , 以玁狁、犬戎为代表 , 他们漫无栖止 , 居无定所 , 游牧经济特征明显 。 他们以“取周赂”为目的 , 经常对关中农区进行掠夺、骚扰 , 破坏力惊人 。
其二 , 是散居关中周围地区 , 并以其所居地区命名的诸戎 , 如冀戎、义渠戎等 。 这些戎族部落“因地殊号” , 有着比较固定的活动地域 。 他们活动于陇山东西、泾洛之间 。 其居地因和关中农区距离远近不同而显示出一定差异 , 但大多宜农或农牧兼营 。 这一类对关中地区的破坏较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