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行为消失程序时,为啥由间歇性强化维持的问题行为比由持续性强化维持的问题行为更难以消除?

我并非神经科学专业,只是从事特殊教育中需要使用应用行为分析技术,来打个酱油。感谢问主在评论添加了英文术语,总算看懂了题目。我尽量用中文回答,力不能及之处请原谅。行为消失,是指通过撤掉强化,从而降低目标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一干预过程。例如,小明喊小红“母猪”,小红会急得哭起来,小明就很得意。这里目标行为是用侮辱性外号称呼同学,强化物是小红的哭,强化机制是小红哭了让小明觉得自己能够轻易操控同学的情绪很强大。强化物的出现模式有持续性和间歇性两大类,间歇性这个类别下面还可以继续细分。回到例子,如果小明每次喊“母猪”,小红都会毫无例外地哭,这就是持续性强化。如果小明喊“母猪”,小红有时会哭,有时没反应,这就是间歇性强化。问主的问题说得对,当启动行为消失的干预程序,受到间隙性强化的行为,比受到持续性强化的行为,更顽固难以消失。回到例子,如果小明每次喊母猪小红都一定会哭,也许小红只要坚持做到小明喊母猪五次毫无反应,小明就自讨无趣不再喊他母猪。但如果一直以来,小明喊小红母猪,小红有时能撑住不哭,有时心情不好比较脆弱就忍不住崩溃,那么小红只坚持三次不哭就不够了,可能需要坚持连续十次甚至二十次不哭,小明喊母猪的行为才会明显减少。为什么受到间歇性强化的行为,对行为消失干预程序的抗干预程度(resistance)更高?由于间歇性强化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其出现很难预测,因此行为主体需要更多回合才能“学会”强化物不会再回来了这一新形势。所以,受到间歇性强化的小明,在小红刚开始停止哭泣、对他不理不睬的几个回合中,以为这只是间歇期,仍然期待某个回合小红就会再次哭。小红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不哭很多很多次,小明才能get到“她再也不会有反应了”的新形势。
■网友的回复
【在使用行为消失程序时,为啥由间歇性强化维持的问题行为比由持续性强化维持的问题行为更难以消除?】 以前有个实验,一组猴子【还是鸟来着…?】只要按下某个特定的按钮,就会得到食物奖励,只要按了就有哦~另一组猴子就算按下了特定按钮,随机发放食物,即有时候给有时候不给~
一段时间后,实验者取消食物供给。
你猜结果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