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买它”还需防掉坑,主播光环能让直播电商红火多久?( 二 )
“剁手”需多思 勿让主播光环遮蔽视线
“对一些消费者而言 , 购买不是因为产品本身 , 多是消费者对主播的认可与支持 。 ”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欧卫安认为 , 消费者容易被主播吸引 , 通过主播的言语描述和现场互动 , 进而对产品进行“强联想” 。
【「新华社新闻」“买它”还需防掉坑,主播光环能让直播电商红火多久?】“一些高流量直播的‘翻车’经历也给主播们敲了警钟 。 ”欧卫安建议 , 平台应通过信用评价等方式进行管理和约束 , 加强网络主播的职业素养和规范意识 , 主播也应珍惜消费者口碑 。
本文插图
4月1日 , 在黄山市某茶行 , 一位网络主播在进行产品推介和销售 。 新华社发(周牧摄)
“主播直播时口头承诺了赠品 , 但是最后发货的时候又没有 , 想维权的时候连直播链接都没了 。 ”湖南消费者张悦对直播购物经历不太满意 , 没想到这个购物方式“连一点影子都没留” 。 北京市浩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许飞提醒 , 消费者参与直播带货 , 要注意留存截屏、录音、录像等相关凭证 。
而对于直播中存在的虚假宣传消费纠纷问题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 , 直播推荐商品的本质还是属于广告性质 , “电子商务法已经明确了平台责任 , 平台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入驻商家和主播 , 网信和市场监管部门等也要加大监管力度 。 ”
刘俊海建议 , 监管部门要对直播平台进行监管 , 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覆盖 , 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此外 , 多位专家提醒 , 直播带货的关键功夫是在互联网之外、在线下 , 而不只是直播带货的短短几个小时 , 对品牌方而言 , 最重要的还是练好“内功” , 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打开市场 。
推荐阅读
- 云祭扫代祭服务■哈尔滨:“云祭扫”“代祭服务”寄哀思
- 『两种』日媒:两种新冠疫苗在澳大利亚进行动物试验
- 「搜狐新闻」苹果新机或命名iPhone SE(2020):新增256GB版三色可选
- #搜狐新闻#迅捷视频转换器转换失败怎么办?能解决吗?
- #新华网#东京股市两股指涨跌不一
- 新华网:中国向阿塞拜疆提供抗疫物资
- 青岛新闻网财经@直播丨市人社局与海尔集团签署“海企通”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新闻晨报』 全球疫情拐点何时到来?钟南山最新预判:全球疫情拐点或在4月底,
- 「新华网」美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二季度经济降幅超7%
- [央视新闻客户端]民众试行戴口罩购物,奥地利确诊病例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