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人为啥那么少当我们老了之后在北京咋生存

查一查20年前的北京市常住人口和现在的北京市常住人口,对比一下。过去的年轻人老了,后来的年轻人才来。所以北京市老人的比例当然低。而且一般都聚居在老小区,家属楼。而且岁数大了出门少了。看得到的,当然也少了。
■网友的回复
这要看你平时在北京的什么地方活动了,海淀的话当然是看不到多少老人的。我平时都在北京南城出没,很少去北城,从城市发展来说,90年代以前三环外居民很少,记得90年代初我小时候南三环以外不远就是农田了,本地人很多在国有工厂企业工作,单位分配住房,外来人口也不多。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北京建了很多工厂单位的宿舍楼家属楼,建设年代多数较早,最典型的就是6层红砖楼,90年代末工厂企业大量破产倒闭,我父母这一辈的工人大量下岗失业,除了买断工龄以外,很多人被迫提前退休,50后60后这一代人退休之后现在很多都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儿女很多也不住在一起,这些小区里老年人的比例还是很高的。00年以后逐渐感到城市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随着大学扩招和集中在海淀西城(近年来还有朝阳)的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来自其他省份的大学毕业生都在北京安家工作,但是这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工作之后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北城,并没有多少原来的工厂和家属区,而且随着拆迁很多本地居民也迁居到了房价相对较低的地区,此外住的地方基本也是城市外围近年来新建的住宅区,没有什么老居民。北京南城很很多时候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当然只是自己的见闻也不敢说有多大代表性,仅以原北京外城和南二环到南三环之间的地区为中心,毕竟北京太大了即便在此生活了这么多年活动范围也只是城市的一小部分有时候去海淀那边都感觉像是去了另一个城市毕竟从南三环去南站坐高铁去天津都不比去挤地铁海淀慢。北京大学很多,但这边一个都没有,北京大学生很多,但这边没有什么对口的就业的地方,原来很多学理工科且已经工作的同学现在每天都横穿整个北京城上下班。外来人口很多,而且流动性很大,和那些大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很多都只是在这里或短期或长期打工做生意谋生挣钱而已。这边很多70年代到90年代建设的居民区还是以本地退休职工为主,邻居原先都是同一个工厂单位的同事,院里楼下,街道健身器材,附近公园(特别是天坛龙潭湖陶然亭),老人都特别多,另外很多90年代建的大型居民区(方庄,劲松这类)和00年以后的拆迁回迁房小区(比如十里河分钟寺这边)里老人也很多,年轻人成家之后很多都愿意北上买房,南城没什么好学校好单位,基本都在北边。这十几年间城市面貌变化相对北京其他地区也不大,南三环附近很多地方和五年前十年甚至前十五年前差别不大,特别是南三环的洋桥-木樨园桥-赵公口桥-刘家窑桥-东铁营桥-方庄桥-成寿寺桥--分钟寺桥-十里河桥这一线和周边地区。题主说“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职工很少”,一可能是海淀周边多为近年新发展的企业没有什么本地老员工,二是这个原有计划经济体系下过来的这个年纪的大多已经退休或半退休,还在工作的工作地点也很少在海淀。公交上老人还是很多的,特别是上下班高峰以外的时间段,地铁的话老人也挤不上去。 至于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以后(2030?2040?2050?)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网友的回复
以前才多点人,现在人口暴增,增的还都是年轻人。。
■网友的回复
年轻人是有活力有激情不错,但你看现在我们虽然也拥有这样的财富,很多老年人也并没有因此被我们挤压下去的。首先可以从现在就努力向上走,做一个管理者,让他人的才华为己所用,毕竟领导是不需要什么都会的。另外你二三十年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以及人脉关系也不是刚工作的年轻人可比的,所以不用过早的杞人忧天,船到桥头自然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