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石窟寺:佛像巧夺天工 藏15幅帝后礼佛图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石窟寺:佛像巧夺天工 藏15幅帝后礼佛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巩义 , 原名巩县 , 位于郑州和洛阳之间 。 这里历史悠久 , 文化灿烂 , 不仅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 , 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 。 巩义市河洛镇有众多历史文物遗存 ,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寺就在河洛镇寺湾村 。 巩义融媒采访人员 吴瑞霞 通讯员 白春霞 文/图
1500年前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北伐渡河 , 在巩义河洛岸边大力山下创建伽蓝 。 之后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又在这里凿山为窟刻石千万像 , 为后人留下了“溪雾岩云”之“幽栖胜地” 。 这里初名希玄寺 , 唐改净土寺 , 宋称大力山十方净土禅寺 , 明清至今叫石窟寺 。
【『石窟寺』石窟寺:佛像巧夺天工 藏15幅帝后礼佛图】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东北 , 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 , 依山傍水 , 环境幽静 , 保留着大量的艺术珍品 ,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该寺自北魏开始 , 东魏、西魏、北齐、唐、宋相继在这里凿窟、造像 , 留下了大量的石窟艺术作品 。 现存洞窟5个 , 千佛龛1个 , 摩崖大像3尊 , 大小造像7700多尊 , 碑刻题记200多块 。 石窟寺为唐玄奘出家之地 。 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礼佛 。
石窟寺结构布局巧妙严谨 , 艺术形态生动逼真
石窟寺造像雕刻细致 , 内容丰富 , 尤其是帝后礼佛图、飞天、神王、伎乐人等 , 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雕刻风格上 , 都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作品 , 堪称鬼斧神工 , 令人叹为观止 。
巩义石窟寺现存的五个洞窟 , 自山根处由西向东依次排开 , 除第五窟之外 , 其他四个洞窟均设有中心方柱 , 从中心方柱周围到窟顶 , 以及墙壁、壁脚、基座、地板均有形态各异的造像与装饰图文 , 其结构布局巧妙严谨 , 艺术形态生动逼真 。
石窟寺整体设计由外向内 , 层层深入 , 又从中间到周围 , 逐步繁衍 。 如第一窟外崖壁上 , 以窟门及上方明窗为中心 , 左右两侧各凿一力士像龛 , 西龛力士像上面 , 是一组由菩萨、弟子等组成的大型摩崖群雕 , 整个崖面上方雕出一条忍冬纹带 , 纹带上面是一排凌空飞天 。
进入洞窟 , 从中心方柱周围到窟顶、基座 , 从窟内四面墙壁到壁脚 , 分别刻有佛、菩萨、弟子、飞天、化生、帝后礼佛图、伎乐图、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等人物形象及装饰图文 , 看似内容繁多 , 错综复杂 , 实则脉络清晰、内容贯通 , 形成一个以佛、菩萨为中心 , 以帝后礼佛为主题的既庄严肃穆又欢乐祥和的宏大场面 。
从石雕艺术上看 , 巩义石窟寺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文化相结合 , 窟内各龛主佛造像多以坐姿为主 , 衣服纹饰采用小圆刀大衣摆的雕刻手法 , 自然下垂 , 通体流畅 。 面目表情也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眼窝深陷的特点 , 取而代之的是脸型方圆、神态安详、闭目下视、威严端庄的圣人形象 , 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祥和感觉 , 从而反映了当时的雕刻技艺在不断成熟和丰富的同时 , 更勇于大胆地突破与创新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帝后礼佛图保存完善 , 颜色清晰可辨
石窟寺内现存礼佛图15幅 , 分别雕刻于一窟、三窟、四窟窟内南壁(窟门内东西两侧)壁面上 , 尤其是第一窟帝后礼佛图(三层六组)保存最为完美 , 历经千年 , 上面的颜色依然清晰可辨 。
推荐阅读
- 「」中国一尊佛像消失600年,在1980年重现人间,如今成了旅游胜地
- 水库@江西一水库水位下降,露出一佛像,专家赶来:它们的来历不得了
- 喜剧西西@中国一巨大佛像消失600余年,37年前重现人间,期间它去哪了?
- 「一路南风」隋唐时期的江南第一都市,古典园林巧夺天工,丝毫不比苏州逊色
- 天堂寺:藏在青海甘肃交界处的小镇,发展迅速,佛像堪称世界之最
- :国内最大的佛像,高88米重700吨,神州第一佛
- #嘻哈快乐人生#世界最早最大的佛像,为何一夜神奇消失?千年后,一老人有神发现
- @与众不同的日本寺庙,没有供奉任何的佛像,却种满了中国鲜花
- :世界最高的佛像!耗资10亿建造而成,却仅需120元一睹真容
- 「丁丁旅行」神州第一佛高88米,重700吨,全国最大的青铜释迦牟尼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