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清朝的八旗制度, 是如何划分等级的? 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

满清八旗制度是原始狩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女真族在关外狩猎时往往是集体行动,参加狩猎的人,要有统一的指挥才能协调行动,随着狩猎规模的扩大,就出现了以旗帜统一指挥各路人马、统一行动的习惯,这些习惯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制度。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完成对建州女真的统一之后,对这种狩猎习惯进行了制度化的改革,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开始设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基本确立。满洲朝廷实行的八旗制度,其实是一种军民结合的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这样的制度寓兵于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随着满洲的势力不断增强,政府的地盘越来越大,于是满洲八旗就逐渐发展出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随着对东北地区的全面占领,满州管辖的汉族人口大量增加,于是满洲就开始将这些汉民编入八旗,成为汉军八旗。
被编入八旗的汉族人,可以享受一些优待,比如全家可以迁入努尔哈赤居住的城市里定居,表示对这些汉民的信任。不过,编入八旗的汉民的标准也很高,每20户汉民才能有1个编入八旗,这一个编入八旗的汉族人,也就相当于是当了满州的兵,他的战马衣甲都由那20家共同出资购买。

文章图片
【 『等级』清朝的八旗制度, 是如何划分等级的? 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在满洲入关前正黄和镶黄两个旗由汗王直接统领,其余六个旗由各路王公贵族统领。到了顺治八年,多尔衮去世,多尔衮掌握的正白旗也归了顺治统领,于是就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这就是满洲八旗的基本等级了,等于是形成了皇帝的嫡系部队和杂牌部队的区别,但是这个区别没有那么明显。
上三旗的旗人是有着很崇高的地位的,皇帝御前侍卫一般是出于上三旗,要想入选御前侍卫必须是家族有爵位承袭的,必须是官僚家的后代,必须是武艺高强的,还必须是识文断字的。
有了这些条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条件,如果还是上三旗的那就最好了,这些御前侍卫都是皇帝亲自栽培的未来的封疆大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和绅,和绅承袭的爵位是三等轻车都尉,不过他出身正红旗。

文章图片
在清朝还有了一种抬旗制度,为朝廷立下大功的人或者地位尊贵的人,是可以依靠抬旗制度,把这些人从地位低的旗抬进地位高的旗。
同治元年(1862年)慈禧把自己的娘家从“镶蓝旗满洲”抬入了“镶黄旗满洲”,乾隆时(1748年)慈禧的姑姑照样是做了皇贵妃,她的家人抬进了“正黄旗满洲”。看来镶蓝旗满洲的地位比较低。
在清军入关以后就大量圈占土地,供养旗人,这样的制度造成八旗子弟的堕落和无能。
从常识判断满清最优待的肯定是上三旗,其次是下五旗,再次是八旗蒙古,最后是八旗汉军,这肯定是一般的原则,但还要看军功和官职。

文章图片
清朝初年,很多汉族人都为清朝打江山立了功,官职都不低,所以这些人肯定很受优待,比如说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他出生在甘肃,但是他官拜四川总督,退休的时候他母亲已经90岁了,于是岳升龙请求皇帝批准他到四川奉养母亲,皇帝批准了。可见清朝皇帝对有功之臣的优待并不限于出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