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黑科技』都是高清、超高清,凭什么国产剧不如外国的清晰?( 二 )

想想 , 那两年你家的电视机旁边是不是多了一台影碟机大小的机顶盒?于是到了2008年 , 中国观众就真的透过高清直播画面见证了一枚又一枚奖牌 。资本主义国家的解法又是什么?最典型的是欧洲 , 政府投不了那么多钱 , 产业就自己联合起来做 。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设备厂商结成产业联盟 , 坐到一起聊天 。 电视机厂商财大气粗:“你们电视台尽管去播高清节目 , 我们设备厂商给你们补贴钱 , 按小时计费 , 怎么样?” 节目制作方代表们左右相望 , 这主意不错 。而之所以设备厂商那么积极 , 道理很简单 , 从标清迈入高清 , 人们才愿意把原本计划用十几年的旧电视换掉 。随着第一批节目的播出 , 一部分观众看过高清 , 就再也回不去了 , 主动掏钱买高清内容和新设备 , 一个死局就这么盘活 。看到这里 , 似乎一切都好 , 为啥多年以后 , 中国的高清就不如外国的清了呢?“你有没有发现 , 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高清时代 , 仿佛从来没有为高清付过费 。 江文斐问我 。他这一问 , 直接命中答案 。俗话说 , 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 高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 人们的消费习惯完全没跟上 。“有线”变成机顶盒 , 高清频道慢慢增多 , 画面变清晰 , 一切发生得太自然 。 大部分人没觉得自己为高清付费 , 也没有这习惯 。2006年之后 , 家庭宽带普及 , 视频网站崛起 , 人们悄无声息地从电视转向电脑和手机 。在那个盗版影视漫天飞的年代 , 别说为高清付费 , 能为正版内容付费就谢天谢地了 。高清视频再好看 , 哪有免费来得香?中国视频网站从一开始就都是跑马圈地的逻辑 , 先免费来获取用户 , 再用广告流量变现 。对内容制作者来说 , 拍高品质的内容 , 未必能带来更多广告回报 , 却必定带来额外的制作成本和时间 , 这意味着风险 。拍片子毕竟是商业行为 , 不是慈善 , 投入也很大 。更何况 , 你拍了高清 , 观众也不一定能看得了高清 。一个影视作品需要经过制作方、内容平台(视频网站和APP)、终端播放设备才能到观众眼睛里 , 它的质量决定于整个环节中最差的那一环 。为了确保在线播放的流畅 , 内容平台会把所有视频压缩转码 , 处理成几个挡位 , 比如360P、480P、720P、1080P , 观众可以自选 , 也可以根据网络自动适配不同码率 。2010年 , 我们国家的平均下载速度大约100kb/s , 一部720P的高清电影少说也有2个G , 大部分人根本没法流畅播放 。视频内容平台为了节省带宽成本 , 也给不了太高码率 , 会压缩视频 。制作方就会想:即便我拍出画质超高的片子 , 观众看到的还是被内容平台压缩转码之后的普清版本 。 既然如此 , 节省一些制作成本和时间岂不更好? 于是 , 高清视频就分成了两种:“踏踏实实的高清”和“凑合能看的高清” 。 有生意头脑的都选了后者 , 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 , 干掉了选前者的人 。国外是个啥情况?电视节目且不论 , 在线视频网站有两个典型: 1)以 Netflix 为代表的“会员派”Netflix 做光盘出租起家 , 从一开始就是内容付费 , 要么买片要么买会员 , 掏钱看片天经地义 , 同一个片子 , 清晰度越高价格越贵 。由于国外内容版权贵 , Netflix 很早就“被迫”自己投钱拍片 , 进入了“想让观众掏钱 , 就做更优质内容”的良性循环 。结果就是 , 这些年 Netflix 拍的片子单从画面质量来看几乎无可挑剔 , 不愧为世界第一内容大佬 。2)以 Youtube 为代表的“免费派”国内大部分视频网站一开始都跟 Youtube模式类似 , 靠免费内容和广告 , 只可惜YouTube 十几年如一日地亏损 , 全靠 Google 爸爸养着才越做越大 。 所以国内三大视频网站: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也常年亏损 , 背靠着各自的爸爸 。本质上 , 还是因为我们看广告产生的那点价值根本不够支付我们看的内容成本 , 不是白嫖 , 胜似白嫖 。 所以这些年他们也一直探索会员制度、付费观看和自制剧 , 从 Youtube 往 Netflix 的方向转 。如今我们上网看片子 , 动不动就让充会员 , 骂归骂 , 还是得理解一下背后的商业逻辑和苦衷 。电视剧是这样 , 电影也一样 , 靠着国家大力打击盗版影视 , 人们才慢慢养成了上电影院付费看片的习惯 , 才有了如今国产电影的崛起 。讲到这就有结论了 , 为啥当年国产剧的高清质量只够“及格分”?答:因为我们观众掏的钱只够买“及格分”的高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