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北农民的“花儿”直播间

  新华社银川12月23日电(记者刘海 谢建雯 马思嘉)暮色渐浓 , 调试好手机、话筒后 , 马瑞峰“花儿”直播间里的各地“花粉”也陆续“就位” 。 照例与粉丝们互动了一会儿 , 这位46岁的农民提起嗓门对着手机镜头唱起了“花儿” 。

  “能听到家乡的‘花儿’真好”“唱到我心坎里去了”……看着手机屏上不断弹出的“花粉”心声 , 马瑞峰歌声越发高昂 。 “这么多人听我唱歌 , 给我点赞、鼓掌 , 我越唱越有劲 。 ”他抽空扭头说 。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的一种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 , 曲调高亢悠扬 , 起伏跌宕 ,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花儿”基础深厚 , 马瑞峰就出生在这里 。

  据同心县原文联主席马剑龙介绍 , 全县唱“花儿”的有500多人 。 “‘花儿’本是心里话 , 不唱由不得自己 。 ‘花儿’生长在家乡的土壤里 , 也流淌在家乡人的血液里 。 ”他说 。

  马瑞峰从小听爷爷和父亲种地放牛时哼唱“花儿” , 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 因家境贫寒 , 他18岁那年就开始打工漂泊 , 辗转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新疆等近10个省区 , 在挖水渠、铺路、跑建筑之余 , 他经常唱“花儿”为工友们排忧解乏 。

  为提升演唱技巧 , 他几年前就通过“山花儿漫过半个城”等“花儿”交流群 , 寻访到几位专业老师学唱“花儿” , 边打工边练习 。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兴起 , 马瑞峰两年前注册开通了“花儿”直播间 , 利用闲暇在工地、宿舍等地录唱“花儿” 。 “干完活、吃完饭 , 一般晚上9点开始至少直播一小时 , 有时工友们还‘上阵助威’ 。 再苦再累喊一嗓子就舒服了 , 一天不直播心里就不踏实 。 ”他说 。

  然而 , 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地方方言的“花儿”调好听、词难懂 。 为让“花粉”听懂“花儿” , 他以原有曲调为基础 , 根据工作生活场景和自己所感所想填词 , 并把方言改成普通话 。

  “出门没钱不敢在街上走……只要阿哥你人平安 , 我们慢慢地渡难关……”这首创作于去年元旦前夕的《出门人难》就是其中之一 。

  当时接近年关 , 马瑞峰即将与家人团聚 , 却没挣到钱 , 喜忧参半 。 他在返乡火车上彻夜未眠 , 写下这首歌 , 没想到直播后竟获得近15万次点击量 。

  因“花粉”中农民工居多 , 马瑞峰直播时总会强调只要掌声鼓励 , 不要“跑车”“飞机” 。 “我唱‘花儿’不是为了刷礼物 , 大家挣钱都不容易 , 听我唱歌高兴就行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