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五大新特征( 三 )

四是犯罪手段演变快 , 骗术更具迷惑性 。 据公安部门统计 , 各种诈骗类型大概可分为48类共计300余种 。 而且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快 , 新手法层出不穷 , 且更加隐蔽、更具有迷惑性 。 如被告人黄国良等诈骗案和被告人童敬侠等诈骗案 , 就是当前比较突出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案件 , 此类诈骗犯罪由来已久 , 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 , 发案率已经逐渐下降 , 但当前又借助互联网手段 , 依附社会热点卷土重来 , 诈骗分子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 , 制作虚假证件大肆实施诈骗 , 甚至煽动群众以领取分红为由进京非法聚集 , 严重损害群众利益 , 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 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 应当依法严厉打击 。

五是利用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实施的诈骗越来越多 。 司法大数据反映出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案件在全部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占比逐年快速提高 , 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已成为不法分子使用较为频繁的工具 。 如被告人杨学巍诈骗案 , 此类案件多发于深夜的酒店、宾馆 , 不法分子伪装成女性暗示可进行性交易等“特殊服务” , 再以收取嫖资、开房费、租车费等为由实施诈骗 。 此类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大 , 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 甚至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灰色产业 , 比如与微信相关的 , 但微信本身不具备甚至明确禁止的功能软件的开发 , 而这些功能大都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因此 , 依法打击此类诈骗犯罪 , 体现了最高法不断净化网络空间 , 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