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恶搞”成风引争议 网民为何热衷恶搞?恶搞底线在哪里?( 二 )

  网路“恶搞”现象背後 , 是一些人有一种解构经典、消解价值的冲动 。 在大众眼中 , 经典是严肃的、刻板的、高高在上的 , 对其进行“恶搞” , 改变其本来面目 , 将其从神坛上拉下来成为人们世俗生活中的一部分 , 不仅新鲜、好玩 , 更让有些人在心理上获得优越感 。 这种由仰望变成平视甚至俯视的心理势能转换 , 跟观赏喜剧时获得的快感有异曲同工之处 。

  诚然 , 当下人们的工作节奏快 , 能轻松一下 , 放下成天板着的面孔、端着的姿态 , 恶搞娱乐一下也不是什麽大事 , 但把握不好其中的尺度和底线却会出问题 。 不是一切的价值都能消解 , 也不是一切严肃的对象都能被用来娱乐 , 触碰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底线 , 不但起不到或娱乐或谋利的目的 , 还会害人害己 。 一切伤害民族感情、挑战公序良俗的恶搞现象都要坚决杜绝 。 2018年4月 , 文化和旅游部加强网路文化市场监管 , 指导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恶搞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的视频进行了查处 , 体现了公意民心 。 另一方面 , 以恶搞的形式对网路视频、映像等进行改编用於广告宣传等营销活动或未经授权进行二次创作还要考虑着作权问题 , 恶搞是否涉及侵权应当参照2012年修订的《着作权法》第二章第四节等相关规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