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法对象多一些“温柔以待”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对执法对象多一些“温柔以待”》。//本文由热心网友[会笑的眼睛] 投稿。


对执法对象多一些“温柔以待”

本文标题:对执法对象多一些“温柔以待”

“小飞龙”现象由来已久,已成为城市顽疾,对其整治也一直不曾中断,但始终禁而不绝。借助城市精细化管理契机,相关部门近日开始对“小飞龙”进行整治,但实际成效如何还要拭目以待。“小飞龙”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根治?本期我们刊登了两篇读者来稿,也欢迎更多的读者来稿谈谈你们的看法,谈谈其他城市的好做法。

最近,无锡市正在开展“小飞龙”专项整治,由此引发的话题也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小飞龙”问题由来已久,有关部门开展的整治不可谓不多,却为何屡禁不绝?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笔者认识一位开“小飞龙”的老伯,已退休好几年,以前在煤矿工作,退休工资只有1000多元。老人的老伴是农民身份,体弱多病,没退休金,农保、医保的保障水平低,孩子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老人感叹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为了贴补家用,只能出来开“小飞龙”。

作家刘亮程曾写过一段话:“县上的统计报表中,有没有一份报表,统计这些人的笑声。他们一年能笑多少回,今年和去年的笑声,是否一样多,哪一年人们的笑声减少了。有没有人去问问那些忧郁沉默的人,你怎么不笑,怎么好长时间听不见你的笑声。有没有人去问那些快乐欢笑的人,你高兴什么……”

我们经常说,要学会换位思考。但“换位思考”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我们能走进对方的世界吗?能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人生经历、所忧所盼吗?能感知他们的喜乐与疾苦吗?如果不能,那我们得出的结论、做出的判断可能会有失偏颇。

生活很现实,但谁都渴望被温柔以待。“小飞龙”驾驶员们何尝不希望从事体面光鲜的工作,过优渥富足的生活,他们也知道“小飞龙”上路并不合法,也清楚“小飞龙”安全系数低,但凡有其他更好更优的选择,谁又愿意冒着风险做这种卑微辛苦的活计呢。他们中不少人属于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关爱,需要政策帮扶。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为“小飞龙”骑士们正名。笔者觉得,该依法规范治理的要依法规范治理。但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应考虑得更周到妥帖,处置得更有温度更富人情味。比如,在整治时,要避免“猫捉老鼠”、围追堵截式的粗暴执法和“钓鱼执法”;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尽量采用“说理式执法”;对主动上交“小飞龙”的给予一定奖励;对生活无着、家庭困难的给予补助;对就业无门的提供免费岗位培训,帮助其就业。如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情绪就能得到及时纾解,和谐因素就会大大增加。


推荐阅读